李盛|文
2008年1月我第一次看电影《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时,正值原油价格在酝酿史上最大一波上涨行情。上半年5个月里,油价从90美元涨到140美元,彻底突破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心理底线”。下半年5个月里,随着雷曼危机,又暴跌到40美元以下。油价泡沫一吹一破之间,三观尽毁,血流成河,全球经济大伤元气。现在想来, “There will be blood”这个名字冥冥之中早有征兆。
李盛|文
2008年1月我第一次看电影《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时,正值原油价格在酝酿史上最大一波上涨行情。上半年5个月里,油价从90美元涨到140美元,彻底突破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心理底线”。下半年5个月里,随着雷曼危机,又暴跌到40美元以下。油价泡沫一吹一破之间,三观尽毁,血流成河,全球经济大伤元气。现在想来, “There will be blood”这个名字冥冥之中早有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