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滴滴顺风车事件反思:责任标准和风险管理如何厘定

文︱万福麟
2018年05月18日 11:54
这些年来,我们看见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并没有成为美好的邂逅平台,反而成了滴滴司机(绝大部分为男性)对女性乘客发表下流评论、加剧女性物化的平台
组织应当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更好地符合社会和公众对于组织的合理期望。图/视觉中国

  文︱万福麟(John Van Fleet)

  知飞影响力传播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全球化项目主任

  随着空姐遇害案曝光,社交媒体上爆发了一场关于遇害空姐、滴滴顺风车司机以及社会现状的大讨论。此次悲剧事件在公关危机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是:组织应当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更好地符合社会和公众对于组织的合理期望。对于上述问题的讨论,可以明确三点:一、责任的标准和含义;二、谁在决策中有话语权;三、对组织而言,风险管理要达到什么水平才算合适。

责任的标准和含义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