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应急管理,治理技术不能替代治理能力

文丨石伟
2022年01月07日 13:11
一味追求以治理技术化提升治理水平,原本具有主动性的主体逐渐依赖工具化技术方式,忽视自身能力建设,丧失治理能动性和主体性,并在现实中,成为基层治理主体规避治理责任的最佳选择
2021年12月20日上午9时许,西安市,长乐西路一家医院的科室入口处,因为一码通系统崩溃,准备就诊的患者无法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只能在门口等待。图/人民视觉

  1月5日凌晨,在西安疫情防控吃紧的时刻,一条官方发布的干部任免新闻刷爆我们的朋友圈:“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同志因履职不力,停职检查。”那个在曾经面对健康码失灵,民众调侃需要用“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方式自证绿码时,公开劝诫民众“非必要不亮码”的官员下台了。

  从西安市大数据建设的主体责任来看,对刘军的处置,属于正常问责和监督范围内的政府行为,亦是对公共舆论的一份交待,在法理和情分之中。作为西安健康码大数据后台建设的责任主体,面对疫情防控的政治任务和人民生命安全的社会责任,健康码失灵出现刷不出来的情况,不仅影响疫情防控的整体推进,更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