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改动力学

2013年09月19日 20:43 来源于 《财新周刊》
最初响应改革者往往制造泡沫和危机,只想过稳定日子的人反而恐惧改革

  近期,可以观察到民营资本进入银行的真实启动,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贷款利率市场化,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乃至最终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基础似已奠定,以股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建设为标志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大幕已经拉开……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金融改革周期。不过,当前也需要我们越发关注改革泡沫。

  理性看,没人相信改革会很顺利。一般而言,改革往往被两种情况所毁灭:

  一是改革本身会造成泡沫。在改革初期,人们预期到体制变化带来的“商机”,并给予过高估值,故社会经济资源堆积,造成改革泡沫。如1984年城市国有经济改革、1988年价格体制改革、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确立,分别在一年后形成了批文、物资或消费品、土地或有价证券等某种资产或资源的泡沫化,甚至引发改革自身的危机。即使改革出发点是正确无疑的,初期因预期造成的效果却可能不尽如人意,这或可称为改革绩效的“J”曲线轨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陆磊

陆磊,现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央行研究局局长。1996年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起于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金融处、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和招商银行研究部工作。曾在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财政部财政政策司进修、工作,并获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学者。曾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招商银行高级研究员、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原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广东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版面编辑:邱祺璞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