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独居儿童,家访能访谁?

2015年06月17日 14:25 来源于 财新网
犹如毕节无效的联合“家访”一样,犹如各部门在留守儿童上严防死守守不住一样,没有一个外来的系统能替代家庭职能

  范艳春(基金会中心网培训中心执行主任) 
  毕节四兄妹自杀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个体命运是如何与社会历史进程连接在一起的。但仅仅是他(她)们吗?另一个让人关注的事件是中国留学生美国施暴事件,由此也让中国校园暴力议题浮出了水面。如果我们再把时间拉得更久远一些,从1840年就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转型到现在,我们需要更深层次、更系统地去思考现有发展在经济繁荣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

  回到毕节四兄妹事件的细节:老师一个月前进行了家访;在服毒前夜,有教导主任、村委会、医生对孩子进行家访。就这个事件而言,不能说学校和社区都已经完全失灵。但这绝对不应该称作家访,因为在家的只有孩子,没有家长。这样独居的孩子据妇联课题组的推算是205万。在任何的社会中,家庭是一个社区、社会的基本单元。就儿童而言,学校、社区发挥作用的基本场所是家庭。毕节四兄妹和205万独居儿童面临的情况就是没有家庭。这是当前发展进程的核心作用:改变了人类社会运行数千年的家庭制度。彻底的原子化,直接对接上社会的未来。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卢玲艳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