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日本能否走出慢性通缩

2024年02月20日 10:32
薪资水平上涨和居民通胀预期抬升,是带动日本彻底走出通缩、实现温和再通胀的关键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日,日本大阪,消费者在百货公司的促销活动上购买食品。图:视觉中国

  2022年以来,日本通胀水平重回2%以上,促使日本央行逐步推动货币政策趋向正常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期表示若开启工资—通胀的良性循环,将能助力日本央行在未来几个月终结负利率政策。那么日本究竟能否彻底摆脱慢性通缩,过去几轮再通胀失败经历是否会重现?本文从这些疑问出发,重点探讨日本慢性通缩的成因以及未来通胀前景。

日本长期低通胀的成因

  1994年—2021年期间,日本陷入慢性通缩。一般来说,通缩指的是物价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下降。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可认定为通货紧缩。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通胀水平持续回落,1994年CPI同比增速降至1%以下,1995年转负,此后至2021年,除个别年份外,日本CPI同比基本在0%附近。2012年,尽管“安倍经济学”的推出,带动日本经济进入持续的复苏期,力图摆脱通货紧缩,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2013—2021年CPI同比均值仅为0.6%,仍低于1%。日本在过去近30年的长期物价基本走平,被称之为“慢性通缩”。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