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雍君: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2024年12月17日 13:13
碎片化的预算体制机制和由其导致的财力过度分散问题,依然是制约治理能力与绩效的核心瓶颈;各级政府和预算单位依然采用相对过时的基数法制定预算,真正“被预算”的资金不足总额的10%,甚至不足5%,脱节问题随之而来
资料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图:视觉中国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和“强化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的宏观指导”的部署,与“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高度契合。此项意义非凡的努力应聚焦构建强化预算-政策联结这个核心命题,并在预算程序集中化和基线筹划这两类关键路径下全力推进。宏观经济治理旨在促进一系列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是一项财政成本高昂的事业,因为每个目标的达成都依赖大量公共资金投入。这些来自纳税人的资金被表达和转换为财政政策的核心变量—支出、收入、赤字和债务,通过预算制定(budgeting)“被预算为”预算政策的目标变量,与宏观经济目标建立起至关紧要的联结,由此成为宏观经济治理的核心工具。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凯恩斯主义宏观职能财政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广泛传播,公共预算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君说财经
王雍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外国财政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理事。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2004年入选中央财经大学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自2008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13年获聘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和国家审计指南专家委员会委员。同年获聘国家开发银行高级财务评审专家。1995至1999年借调财政部地方预算司工作。2011年至2013年受聘财政部国际司国际金融机构在华贷款项目绩效评价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