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关键部位改革:找出影响产出的体制闸板变量

2025年05月28日 17:26
通过资源配置在不同领域的分布比例大小和生产效率及需求效用水平,从劳动力在生产率高还是低领域中的分布比例,或者从配置在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中不同的生产效率,寻找出体制内生变量化
2025年5月22日,西宁,工作人员在碳纤维生产线上工作。图:视觉中国

48年渐进转轨为体制变量化积累丰富实践

  之一中已述,经济学家伍晓鹰认为,体制因素在整个经济的计算中,无法内生变量化。其实,如果中国的体制改革如苏联和东欧国家一样瞬时转轨,三到五年就从计划管理转向市场配置,那确实没有必要进行体制如何变量化的研究。然而,前面已述,中国是一个体制渐进转轨的经济体,其生产—分配—需求受体制变动影响是一个特长周期的过程。如果不能够在经济学基础方法上,建立起观察体制内生影响产出的数理逻辑关系,那就无法从科学的意义上证明,1978年以来的高增长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也无法建立一个运算系统,来观察什么样的体制改革会带来什么增长速度的仿真推演。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周天勇
周天勇,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领域:国际战略、中美关系、宏观经济、经济发展与增长、财政体制改革、金融风险控制、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城市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