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预制菜的理性审视:效率、风味与时代需求的平衡

2025年09月14日 13:21
理性的态度,是接受其存在、理解其逻辑,并基于自身需求做出选择——不轻易陷入情绪化批判,也不盲目推崇
2025年9月13日,四川成都,西贝厨房区。图:视觉中国

  罗永浩对西贝的批判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也再度引爆公众对预制菜的空前关注与焦虑情绪。为此,笔者与一位深耕餐饮多年的行业大佬展开对话,就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他以一线经营者的视角,不迎合极端情绪,不夸大也不贬低,平和而真实地分享了其对预制菜的观察与思考。在此基础上,笔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预制菜的合法性、定位与产业必然性

  从法律层面看,预制菜合法。中国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质量通则》、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即食餐食》等,均对其生产工艺、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指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符合法规生产的预制菜,在安全性上有充分保障。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翁一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专注于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