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丹丹 李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经济学实验室与智联招聘的一项基于招聘岗位和求职者信息大数据的最新研究发现,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别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整体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凸显,具体表现在教育错配和专业错配问题存在加剧趋势;但另一方面,高AI暴露度职业的教育错配现象却出人意料地趋于缓解。
劳动力市场错配:一个日益凸显的结构性难题
劳动力市场错配,通常指劳动者的学历、专业技能与所从事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这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是“纵向错配”,即高学历劳动者从事仅需较低学历的工作,造成“大材小用”;二是“横向错配”,即劳动者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所需专业关联度低甚至完全不相关,即“专业不对口”。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