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中国研究主管、瑞信方正高级研究顾问。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自1991年从事证券业,在加入瑞信之前,曾先后在汇丰银行证券部、百富勤证券、金英证券和瑞银集团任职,曾任瑞银中国A股研究部主管。
现阶段恰恰是加快开放步伐的最佳时机,投资者的冷淡情绪使市场在开放之初免于遭受大规模资金流动的冲击,因而可将风险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开放的阻力亦会大大降低
此次市场繁荣背后“新经济”股票的价值重估比1999-2000年更温和,但由于市场对这些行业盈利的预期较高,一旦达不到预期,会导致幅度不小的调整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实际超出了央行对利率市场化路线效果的预期,监管应考虑如何应对。在不干涉互联网金融为储户套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对互联网金融的适当监管,并对银行存款利率、存贷比等管制松绑
在中国利率逐步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也极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解决中国固有的道德风险问题,极具紧迫性
投资者希望见到的改革是两类:一些能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和创造新的经济点的改革;能把中国金融风险控制住的政策
中国经济反弹动力最可能来自出口和房地产
名义GDP的急速回落显示,中国经济放慢的角度远比实质GDP为严重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前夕,出现一场银行间利率的“小风波”对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
基建投资旺盛而工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疲弱,解释了为何金融数据强劲而实体经济不如人意
出让地方国企的实际控制权,不仅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将带来中国经济效率的大幅提升
“城镇化”应不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制度变革、技术突破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2009年时银行贷款占企业中长期融资总额的65%,但到2012年下半年该比例仅为13%
A股市盈率是否该高于H股?以现在的利率水平,这不是必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