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缩小收入差距,当重构金融结构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体系背后的抵押品这一基础要素密切相关
2022年11月03日 12:38
应对美元武器,中国应建立完善国债发行体系
中国国债发行没有发挥安全资产的作用,也影响了人民币国际化
2022年10月19日 10:29
杠杆周期下行,中国应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和债务减免
中国经济目前处在杠杆周期的下行阶段,常规货币政策失效,应该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2018年12月29日 16:01
王永钦对话MIT教授罗闻全:金融危机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这些崩盘和泡沫是金融创新不可避免的结果。不仅是在美国,在全球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这些泡沫和崩盘做好准备,以尽可能减少它们带来的危害
2018年12月25日 16:55
从中国“做对了什么”到“还需要做什么”
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完备,在从“将价格做错”转变到“将价格做对”的关键历史时刻,前期最优的治理结构和发展策略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加以调整,这可能是下一阶段改革所面临的最大任务和挑战
2018年12月06日 10:43
“不同凡想”的哈特教授
哈特教授是一位不同凡想(thinking different)的学者,喜欢开辟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是墨守成规,做修修补补的工作
2016年10月17日 10:51
中国:处于市场社会和政治社会间的中间社会
中国目前的很多问题都与社会经济生活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高度政治化有关系
2016年01月21日 08:50
制度之制度层面的变革最重要
后进国家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也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制度,但它们更应该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后改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之制度,而这往往需要新的社会共识和社会契约
2016年12月31日 09: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国下一轮高速增长引擎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土地禀赋的高度不平等有密切关系;现有土地制度制约经济发展和结构性转型;应通过其他更有效的社会政策来代替土地的保障功能
2016年12月28日 11:56
如何实现没有泡沫的增长
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需要对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制
2015年12月24日 14:47
中国如何避免日本式衰退
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下,中国不适宜大力发展更适合英美等普通法系发达国家的股市,重点发展债券市场、进行资产证券化更适合目前金融体系下的大陆法系的中国
2015年12月17日 14:44
加载更多
王永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诺奖得主Oliver Hart教授)。在国际期刊和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9部。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学与经济发展。关于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很多后续的研究;最近十年关注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和金融改革,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获得2014年《金融研究》年度最佳论文奖。
专栏最新文章
疫情以来美元指数的三次微笑变化
无意苦争春的芒格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开拓新市场 引入新资金
实体店铺在受到直播电商挤压吗|城市餐饮与生活服务商业数据研究(三)
从6%到1%,美国经济为何急降温
盛松成:降准概率高于降息,人民币将温和升值但幅度有限
如何应对儿科医疗资源挤兑潮
王喆:中国新经济指数微降0.4个百分点至30.6
缩小收入差距,当重构金融结构
应对美元武器,中国应建立完善国债发行体系
杠杆周期下行,中国应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和债务减免
王永钦对话MIT教授罗闻全:金融危机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从中国“做对了什么”到“还需要做什么”
编辑推荐
马拉皮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达3000米致11人遇难
显影|印尼小岛中国城
民生
|
少子化日本镜鉴:乡村教育的生死考验
世界
|
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
财新周刊
|
豪奢时代退潮 顶奢轻奢各自布局
社论
|
社激发民企金融需求
财新周刊
|
【封面报道】镍战印尼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