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意见领袖 > 正文


浙江制造业患上“慢性病”?

2008年07月02日 19:06 来源于 caijing
姚先国:政府的“做大做强”政策,将使浙江中小企业失去它们的乐园

姚先国:政府的“做大做强”政策,将使浙江中小企业失去它们的乐园

  近日,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商浙江飞跃集团债务危机被曝光,总负债额达17亿元,虽已获得债权银行承诺,两年内不收回贷款;同时,当地政府拟以3亿元回购飞跃约300亩闲置工业用地,以增加其流动性。但飞跃仍未能与全部民间债权人达成解决方案,资产仍处于法院查封状态,下一步的重组前景尚难以预计。
  6月10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81.2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去年同期的17.6%和去年全年的17.9%分别低4.1和4.4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599.4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23.8亿元,增长18%,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下降12.4个和11.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5.2亿元,增长49.1%,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38.2个百分点。1月-2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7%,增速比全国(16.5%)、山东(31.1%)和江苏(11.9%)分别低9.8、24.4和5.2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认为,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扶强做大”的政策方针,这使得浙江制造业患上“慢性病”;目前政府和媒体讨论的成本上涨等因素,只是近期出现的急症。“强资本”与“强政权”结合,会对“浙江模式”造成毁灭性打击。
  姚先国认为,目前媒体大多将浙江制造业的困境,尤其中小企业的困境,归因于劳动力、能源、生产资料等成本的上涨,这是错误的。浙江中小企业的问题,不是“急性病”,而是“慢性病”。政策性扶持一些大型民企,在土地、税收、金融、司法保护等方面一意偏袒,导致企业的竞争环境恶化,大型民企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加,“国企病”也已经出现。
  他认为,浙江的情况从数据上看已经很糟糕,是近20年来没有出现的状况,但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收入却在不断增长。企业利润薄,说明大的利益结构出现了问题,政府拿得太多。浙江和全国的情况大抵相同,政府的“生产税净额”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大约在14%左右,基本上是正常的政府运营成本。但财政收入的比例,恐怕是“生产税净额”的两倍以上,中间的差额正是被政府用于“做大做强”了。
  姚先国指出,各级政府对大企业的优惠政策很多。企业面对政府的这些优惠,有些还觉得莫名其妙,有些甚至感到受之有愧。这些优惠政策不仅有税收返还、纳税奖励,在土地供应上,还以发展园区等名义,给予迁徙企业用地优惠,并组织银行给大企业贷款优惠等。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浙江,这种优惠非常具有诱惑力,很多大企业本无计划做大,“内功”跟不上,最后也被政府催大催肥。不少享受优惠的企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地皮——把从政府获得的优惠土地化整为零,成立相应的子公司,再把它们的股权高价转卖给小企业,实际上是炒地皮。
  当前的政府财政还是“建设性财政”,但财政补贴大量给了大企业、外资,中小企业在当地无法享受到这些“阳光雨露”。 如果将这些政策差异都包括在内,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赋水平还是相差很大的。
  姚先国认为,对政府而言,“做大做强”也只是一厢情愿,未必能够实现。大型民企对政府补贴的长期依赖,目前已显现出以往“国企病”的征兆。
  他指出,作为税赋实际承担者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利润被土地成本、税收和融资成本挤占,变得异常脆弱。前几年,大量浙江制造业资本在全国流动,炒地炒房,成为投机客,现在返回浙江,以高利贷形式反噬制造业。不独浙江,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情况。如果这一政策再持续下去,“强资本”与“强政府”相结合,将会对市场竞争体系造成致命伤害。
  姚先国警告说,浙江是企业家的摇篮,也曾经是中小企业的乐园。如果不给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摇篮将不复存在。在政府“做大做强”指导下的大型民企,也会很快丧失企业家精神。■ 

杨海鹏 采写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zheyuyang@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