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朱玲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特聘教授
2022年9月19-25日,我们一行四人到山西省武乡县和临汾市做农户和农村迁移工人调查。调研重点是,农户和个人在2021年以来的灾害中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及政府与社会提供的救灾、重建和减灾支持。鉴于新冠肺炎病毒动态清零政策下各地管控趋紧,课题组在确定调查地点时必须考虑如下选项:首先,调查点是否遭受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以外的灾害,意即本文标题涉及的“多灾种叠加”;其次,当地是否处在疫情低风险状态;再次,地方政府是否认可我们的调研计划;最后,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减少课题组被隔离的可能性。在多种约束条件下,我们选择自驾车往返,由山西财大同行协调,获得了调研地政府、村委会、企业及受访者的支持和配合,圆满完成预定计划安全返京。
一、救灾和保险机制强化农户韧性
这里所说的农户韧性,不但指农户及个人承受意外事件冲击的能力,而且也包括他们恢复社会经济活动和复原家庭生计的能力。本文提到的“多灾种”,主要涉及气候地质灾害和瘟疫,故而“韧性”的涵义接近于“抗灾能力”。按照联合国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文件中使用的定义,抗灾能力指的是:“一个暴露于灾患下的系统、社区或社会通过保护和恢复重要基本结构和功能等办法,及时有效地抗御、吸收、适应灾害影响和灾后复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