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06年股市一路飙升,有人质疑货币政策失灵了,因为全球性储蓄过度。2007年次贷危机刚爆发,人们对其潜在损失并不在意。2008年,当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人们期望救市行动“不惜一切代价”。进入2009年,各国央行称经济绿意初萌。到了2010年,面对经济二次探底,人们又呼吁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好像货币政策包治百病。
经济学家开始重温凯恩斯和哈耶克,并思考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否对当前有所启示。凯恩斯主张,当投资者信心跌至所谓“流动性陷阱”时,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这也是当前美国政策辩论的焦点。克鲁格曼主张美国应增加财政支出,并指责其他国家操纵汇率。而保守派认为,政府已债台高筑,应停止财政刺激政策。同时,新一轮量化宽松将使美联储买入更多政府债券,保持尽可能低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