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融与贷款分化 须重视资金不稳定风险

2024年06月16日 08:11
银行表内存款“出表”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资金供给“非银充裕、银行中性”的局面,但是非银融出主导资金供给或增大资金面的不稳定性风险
2024年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图:张兴龙/中新社/视觉中国

  2024年6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具体来看:

  (1)社会融资规模:2024年5月单月新增社融20692亿元,摆脱4月份负增长,并且同比多增5132亿元;前5个月社融累计新增14.8万亿,同比少增2.52万亿元,截至5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40%。

  从社融的结构来看,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成为主要的贡献项,5月政府债券融资增长12253亿元,同比多增6682亿元,然而前5个月政府债券融资累计依然同比少增3497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前5个月合计达到1.2万亿,同比多增2519亿元;前5个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0.26万亿,同比少增2.1万亿;前5个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合计增加1117亿元,5月份单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32亿元,同比少减463亿元。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芦哲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华泰证券等;清华、人大、央财等多所大学硕士生导师和EMBA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