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定增的本质(2):折价的秘密(上)

2024年08月27日 14:24
流动性折价是全球定增市场的普遍现象,但流动性补偿存在一个合理的限度。本文将流动性折价的讨论置于美股PIPE、港股私募配售和A股定增的制度差异的分析框架下,为后文剖析A股定增折价的成因作出铺垫
鉴于A股定向增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上市公司最主流的融资方式,也是重要的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资工具。图:视觉中国

一、政策、监管与市场发展视角下的发行折价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折价发行是全球资本市场共同的现象。我们统计了A股定向增发有关规则实施至今,即从2006年6月1日起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累计发生的5,841单定向增发。统计表明,定增折价率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20.04%和16.94%,其中竞价发行(2,567单)的折价率为13.23%(平均数)和13.26%(中位数)。

  鉴于A股定向增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上市公司最主流的融资方式,也是重要的并购重组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资工具;发行方式除了境外通行的协议定价(称为定价发行),还针对国情市情创设了采用询价和价格优先原则确定认购对象和发行价格的方式(称为竞价发行);证券品种除了股票(按照习惯,本文所称定向增发,都指特定对象范围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还有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称为定向可转债),这些特点是在市场与规则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避免研究的片面性,我们综合采用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不同的监管规则适用期、定增性质(融资或并购)、定价机制(定价或竞价),其中后两者的关系如表4所示。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王啸
中国注册会计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会计学方向),特华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证券法方向),南方科技大学DBA,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高管班(2020-2025)结业,重庆大学能源动力学院工程学博士生(在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兼职)。曾先后任IDG资本合伙人,高瓴投资业务合伙人,CPE源峰董事总经理及投委会委员,现任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战略投资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