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风科技创始人兼CEO,财新智库高级顾问。北京大学国发院-纽约福坦莫大学联合金融管理博士项目兼职教授,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理事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资产证券化、房地产市场、房产政策、房贷抵押证券及信用风险定价。曾任美国国民房贷协会(“房利美”)资本市场风险管理总监、美国联邦房贷公司(“房地美”)风险建模总监、美国安富金融工程集团董事总经理。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计算金融学博士。
“主挂派”与“反挂派”的不同态度,其实是由不同的风险/回报分析导致的
要办好共有产权房,关键是三条:一是避免道德风险;二是严防权力寻租;三是吸引社会投资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超过五年了,好莱坞所拍的反映这段历史的电影却并不多
中国大部分中小型城市远未达到最佳规模,而某些超大型城市则已经跨过了最佳规模的拐点
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再重演,如何避免它们再次发生?
对保障性住房限价限购、普通住房控价控购、高档住房放价放购,这一“药方”明显强化了行政手段,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恐难“药到病除”
推行房产税在中国不但不应该缓行,而且应该尽快推行,同时让其他干预房市的行政措施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引入第三方机构,可能会使得名义上的交易成本上升,但是各方的有效制约和相互平衡,最后往往是潜在的交易成本大大减低
引入订金制度,或许可以解决房价波动带来的期房交易纠纷
在社会系统中,闭环反馈无处不在,只不过有的地方,反馈来自选票,有的地方,反馈来自上级
为保险起见,大部分续集都延续着“换汤不换药”的传统风格,随着成本越来越高(演员要价一般都会随着前作的成功而水涨船高,制作费用一般为了所谓大场面也会上涨),而票房一般都会逐年下跌
所谓特警判官,就是警察、起诉人、法官、陪审团合而为一,如果判死刑的话,还得顺便执行,这不就是“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加强版吗?
谁也不知道油门轰得这么狠,到时候刹车还来不来得及,也许通胀就在下一个角落里等着我们呢
“为了一个正义的目的,能否采用不正义的手段?”这是一个旷古难题
也许等到中国的电影人不再想着去讨一件黄马褂时,我们也能等到大侠们归来的一天吧?
最希望人们失忆的一定是电影制片人,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十几二十年前的旧片子重拍一遍,3D、IMAX全用上,再找几个最新明星,一部暑期大片就新鲜出炉了
为什么新加坡普通民众对房价泡沫没有过多抱怨?因为组屋占到总住宅供应的77%
如果拍一部当代的武侠片,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情节
“为什么要制造我?” “为什么要灭绝我们?” 作为创造者,人类常常对于创造出来的类似自己的作品都有着深深的恐惧
“文明并没有让族人的生活变的更好,反而让他们看见自己有多贫穷了。”这个回答令人深思,到底什么是文明?文明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