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包括印尼在内的东盟地区将成为下一个角力点
发布时间 2022-07-24 | 评论[0]即便按照拜登政府上任之初所说的对华关系进入极度竞争阶段,两国依然保持了接触窗口,而且这些窗口随着全球和亚太周边地缘政治的演化,正呈现一定的扩大趋势
发布时间 2021-09-10 | 评论[0]21世纪的中美关系有了更多一层含义:我们的接触既是避免威胁全人类的气候危机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让两国的普通民众更大享有工作的尊严和劳动带来的福祉
发布时间 2021-05-27 | 评论[0]未来四年,倘若中美关系能避免特朗普后期“霰弹枪”式的施压-反制恶性循环就是胜利,而如果能更进一步,在诸如气候变化、核不扩散领域有所作为,则属意外之喜
发布时间 2021-03-19 | 评论[0]中美之间应避免不断冲破底线、逐底竞争,即将到来的夏威夷会谈是迈出的正确一步
发布时间 2020-06-17 | 评论[0]疫情无国界,病毒同样没有特定针对人群。相较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抑或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病毒引发的挑战更是对全人类的挑战,尤需各国捐弃前嫌、共克时艰
发布时间 2020-03-10 | 评论[0]大国需要有优先、周边要求有重点,发展中国家必须有区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发布时间 2020-02-22 | 评论[0]中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内外兼备”的基本职能——应对来自中国内外的安全挑战,其授权相对美国的国安会有所增加
发布时间 2013-11-12 | 评论[0]在专制阿拉伯的语境下,旧有势力的过于强大使得一味溯往并不现实,朝前就不可溯往,溯往则无法朝前
发布时间 2013-07-26 | 评论[0]伊朗人民做出了他们的选择,球,暂时来到了国际社会一边
发布时间 2013-06-16 | 评论[0]在有共识的领域谋求进展,在少共识的领域寻求共识,在无共识的领域化解成见,唯有此,才能维系2008年以来两岸积极互动的局面,并最终营造和解共赢的氛围
发布时间 2013-06-13 | 评论[0]朝方态度的调整给了中国维持既有半岛政策的信心,并阻挡了外界的怀疑,但中方不会因此自缚手脚,打乱既定日程
发布时间 2013-05-24 | 评论[0]“中俄得以合作,不是因为两国关于世界和相互利益的观点一致,而是因为他们对合作采取实用的态度。总体上,由于彼此对对方的预期都不大,使两国能够一边理解双方关系的成果,一边最小化其中的缺陷”
发布时间 2013-03-25 | 评论[0]东亚的良性互动会更难,美国的不得已介入会更深,日本的反应会更强硬
发布时间 2012-08-21 | 评论[0]主政者需要认清大势,在形势允许的情况下,自省、自知,主动发起变革,如此,则人民幸、民族幸、国家幸
发布时间 2012-04-13 | 评论[0]铁幕无疑早已摧毁,但似乎有更多的帐幕横亘其间,而无论它们的材质为何
发布时间 2012-02-06 | 评论[0]中美关系的未来既系于中国,也在于美国,但归根到底还在于中国
发布时间 2011-08-18 | 评论[0]抓捕或击毙拉登最多只是杜冷丁,解决不了长期的病痛。暂时的民调上升并不意味着连任之路一片坦途
发布时间 2011-05-04 | 评论[0]如果参选,洪博培不必像佩林那么极端,但决不能像麦凯恩那样“游离”
发布时间 2011-04-2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