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工作于工银瑞信、华泰联合、招商证券、前海人寿等金融机构,负责债券研究、投资和宏观策略研究。2021年7月加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任首席宏观分析师。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大类资产配置。
欧央行将着重于控制通胀,因为如果通胀进一步失控,经济危机再次降临,尤其是政府再一次破产的风险增高,那么欧元区解体的危机将出现。所以,欧央行将加快加息步伐
综合来看,6月份各项数据有望明显回升,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当季同比可能在1%-3%之间,三、四季度单季同比分别可能重新回升至4.5%、5.3%左右,全年GDP可达到4%以上
从4月份公布的财政数据可以看到,当前财政政策虽然积极,但未来面临较大的压力,财政增量空间仍有较大腾挪点
美国通胀顽固,结构性通胀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通胀压力非常大。从抑制工资上涨势头的角度出发,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准利率有可能会上升至5%
2022年4月以来,中国利率体系出现了长短期利率走势背离的现象,短期利率不断下降,长期利率逐渐回升
短期来看,因为日本与国际经济、政策和利率均出现分化,日元持续贬值。长期来说,日本自身经济低迷,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使其制造业难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工业增加值继续下滑的情况下,尽管消费与投资或小幅回升,经济下行压力继续,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将触底
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在国际环境、美国国内诸多不利因素作用下,美国经济想要实现“软着陆”的难度非常大
德国“债务刹车”于2011年正式实施:实现各州债务均衡化;建立债务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债务超标惩戒机制
当前宏观杠杆率已经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将会损伤债务可持续性。时间紧迫,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也应加快改革
防疫政策这个切口暴露出各个城市真实的财力水平,通过省内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防疫政策松紧可以窥探到该省背后的财力状况
金税四期纳入“非税”业务,搭建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实现了财税、银行、企业等各部门之间信息的联通和共享,方便各部门及时跟踪企业纳税情况,重点稽查八类企业
中国经济出现快速放缓态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存在,继续以债务推动为主的货币财政刺激方式的呼声日盛,在此关键节点上,2022年经济政策的重心仍然是高质量发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