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研究部H股策略分析师。在此之前分别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职分析师。2007至2011年期间,他在德意志银行(香港)负责中国宏观经济及股票策略研究。
不少目前疑虑重重的欧美投资者,如果观测到难以辩驳的数据支持,很可能需要大幅修正他们低配中国股市的策略
眼下一些“高股息率”“AH差价”“稀缺价值”等过于浅显的港股投资策略,可能只是南下资金一时之选,而非常胜之策
“做股票的都在算股息”可能是当期市场中投资者必须要做的功课,但算完股息后就认为高股息股能持续带来稳定收益则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A股诸多或好或坏的“特殊性”,将逐步向国际市场的普遍运行规律趋近。作为总市值近10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股市,A股不会一直是一个“古怪”的市场
港股企业纷纷退市的驱动主因是基于自身长远发展规划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并非争短期的利益
鉴于近期A股和港股市场基本平稳,以及美联储加息概率较小不致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未来数月很可能是启动深港通一个较佳的机会窗口
把短期的某些数据反弹归功于政策刺激的成效缺乏说服力,投资者因此追赶政策“春风”更是颇具风险
山西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其对全国可借鉴之处,并非在煤炭,而是资源分配的问题。亏损国企不断占用信贷,地方政府尚未将新增投资向服务业倾斜,民营企业资金沉淀在不景气行业借新还旧的需求中,结果是新兴行业的发展无法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
此时此刻的经济情况下,企业债的剧增带来的是对背后金融资源无效配置,以及信用风险扭曲定价的担忧。刺破债市泡沫将令股市短期动荡,但却是释放长期改革收益的契机
未来三年内中国在“一带一路”地区投资总额度将超过2000亿美元,同时2014至2018年的投资复合增长率也将从过去的15%加快至30%,使中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资助大国
10%的下探对中国企业盈利和股市的影响深远,会对广大民众的金融行为造成实质影响,并重创香港零售和澳门博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