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银行集团经济学家,常驻北京;研究领域专注于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此外还特别关注新兴市场的发展对非洲内外部影响的问题。倪杰瑞拥有开普敦大学社会科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约翰内斯堡大学获国际贸易和发展的荣誉学位以及经济学硕士学位,他目前是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
未来3到5年内,中非贸易预计每年增长约10%。然而,在同一时间段内,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增长很可能减缓,非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或将再度恶化
18年后的今天,中国已一跃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迅速发展
自2015年以来,非洲与中国一直存在贸易逆差。尽管安哥拉和南非的大额顺差掩盖了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与中国存在严重贸易逆差的事实,但到2017年整体逆差近200亿美元。贸易失衡使中国与非洲的地缘政治关系更加复杂化
这一自贸区将覆盖10亿人口,占非洲经济总量近60%,跻身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之列。各方希望在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整个自由贸易区内,货物、服务甚至劳动力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流动
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企业(包括国企与私营企业)正持续采取目标明确且精细的策略进入非洲市场。当前的重中之重是保持非洲项目与中国发展的紧密联系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很多国家目前都存在着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我们不能低估其影响,但也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看待
经过多年修整,很多大型国际投资基金开始重新涉足非洲业务
非洲的部分地区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但这种增长势头也正被延迟或有限的政策调整所制约,需要额外的政策举措以解决日益增长的不平衡,并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
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是为数不多真正被纳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此次评级调降表明,全球主要评级机构认为南非在解决以下问题方面取得进展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包括确定劳动和矿业改革方案、采纳有望更加快速稳定政府债务的更为激进的财政稳固措施,以及维护广泛的政治制度稳定性和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