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火线评论|白色隔离服,阻隔的不该是热情
隔离服防的是病毒,但穿得过久,也容易带来穿着者内心的异化。防控政策正在调整优化,当提前融化内心,让善良回归,让暖意回归,让服务回到正常,让企业回到正常
2022年12月03日 19:18
火线评论|基层治理不可触痛民众“软肋”
基层是治理之基,绝不可靠威胁甚至构陷群众、把群众当作为达到某项政策目标的手段来实现
2022年11月26日 17:12
火线评论|打击加码防疫,渴求多些“几不准”
不论地方摸索出多少种打法,是不是有效的一个测试维度便是绝不可让民众茫然无措;要多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些“几不准”,给防疫以划界,给民众以安心,而不是在简单粗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2年11月07日 08:40
火线评论|摘“星”之后,更要防加“码”
此时摘“星”,可谓及时回应了民众关切,减少限制,既是因应疫情形势的向好,更是审时度势的务实之举。希望从行程码开始,摘掉的不只是“星”,还有人们面对疫情防控层层加码的担心和忧心,并换来人们对未来经济生活日益向好的信心
2022年06月29日 19:03
火线评论|健康码不可越界滥用
对于健康码亟须建立明确的专业标准与使用规范,确定除防疫不可他用的保障机制,更要防止借疫情的随意扩权。不可让健康码的滥用,反而成为威胁社会健康的隐患
2022年06月14日 18:33
火线评论|地方防疫:宜精准而非“放大招”
抗疫是持久战,要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就需要经过慎重考量、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多一些;陡然出台、让民众不摸底细的政策少一点;还要提防一些地方随意扩大、缺乏精准的懒政
2021年10月31日 13:47
火线评论|中国的马拉松越野热会“失温”吗
此次白银马拉松越野赛事件会成为理顺中国马拉松赛事监管体制的契机,还是会让整个行业被整肃而陷入冰封,让从举国体制向大众化转型刚刚萌芽的市场化之路再度停顿?
2021年05月24日 09:12
火线评论|上海应对疫情,为何不用“封字诀”
上海经验,不见大词、不见硬话,看似平淡,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快速、科学、精准打击疫情,而让大多数民众不受扰动的防控操作
2021年01月28日 16:40
疑似病例公布及隔离、确诊测试前置,已是当务之急(更新)
疫情嬗变到现在,对于此次武汉新型肺炎防治,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对疑似病例必须公开,按医学手段隔离;二是确诊过程当尽量缩短,确诊手段要前置
2020年01月25日 18:09
疫情重于节庆 信息畅通方是正道
此前过于淡化的疫情信息发布,客观上导致了公众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对于控制病毒传播的影响有多大,目前尚未可知。
2020年01月21日 14:06
“刺死辱母者”背后的企业家恐惧
面对催债,没有破产保护,小企业主无处遁逃,丧失尊严,甚至没有人身安全的窘境不能漠视
2017年03月25日 17:08
板子勿打在市场化身上
魏则西之死揭示了种种医疗乱象,有人把问题归结为市场化改革,其实,现在所行算得上哪门子的市场化?关键在于政府监管
2016年05月04日 11:06
税收开门红喜与忧
真正落实预算法税收法定原则,让涸泽而渔的征税方式退出人们的视野,当为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
2016年04月12日 17:42
从疫苗到奶粉:有多少不安还会重来
从三月山东问题疫苗,到四月上海冒牌奶粉,搅动公众安全痛点的两起事件指向一个疑问:为什么监管部门如此缺乏行动力和反思
2016年04月08日 22:39
平等帮扶困难企业
如果各级政府对机制转换不到位的国有企业全力帮扶,而对适应市场的民营企业任其自生自灭,这不仅有违公平,也必将扭曲激励机制,助长国企的“道德风险”
2016年03月18日 13:30
别让慈善囿于“圈子”
人们的慈善心囿于“圈子”有客观原因,关键在于缺乏诚信度高的专业慈善组织。长期以来,官办慈善组织一股独大,非政府慈善处于抑制状态。非竞争环境下,慈善组织的诚信与效率难以取信于民
2016年03月14日 10:21
敬畏法律方有法治——再评总理记者会
李克强总理记者见面会强调要“行大道”,而权力之大道,即在尊重法律,如此,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进程便不会再推延
2013年03月17日 20:19
“美好政策初衷”尤需警惕
什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什么是美好的愿望?对这些极具主观色彩的字眼特别需要警惕。从历史来看,美好愿望遮掩下的坑农害农事件并不在少数
2012年12月28日 13:21
儿子、妻子和外国友人
危机面前,公务人员敢于信口开河,在于他们相信一切不过是暂时的压力,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说法。时过境迁,并不会有持续的问责机制
2012年09月04日 17:28
公布名单只是良好开端
灾难救援不是问题的全部。亡羊补牢的前提是,对此次灾难进行扎扎实实的问责,以及具有实际性行动的反思
2012年07月27日 15:10
加载更多
张帆
财新《中国改革》记者、编辑,财新网观点频道编辑。
火线评论最新文章
火线评论|不叠被子就罚款?想罚就罚才是最大陋习
火线评论|医院贩卖出生证,真正的漏洞在哪里
火线评论|地方债务该怎么办
火线评论|民营经济发展局,要务是“发展”
火线评论|医师节,医生需要怎样的善待
火线评论|“送法下乡”之后,难道还须“送法进庭”
火线评论|瓜农卖瓜与地方治理:差异执法背后的“复杂权力”
火线评论|提振民企信心的两个指标
火线评论|“闭门谢客”的大学,会否失去活力
火线评论|严惩瞒报,更须反思监管链条
火线评论|白色隔离服,阻隔的不该是热情
火线评论|基层治理不可触痛民众“软肋”
火线评论|打击加码防疫,渴求多些“几不准”
火线评论|摘“星”之后,更要防加“码”
火线评论|健康码不可越界滥用
编辑推荐
视线|河南桑坡村 被雪地靴带火的羊剪绒产业村
显影|印尼小岛中国城
健康
|
华厦眼科董事长被留置 股价跌近12%
政经
|
南昌彩民花10万中2亿 福彩公信力引关注
消费
|
中国与新加坡推30天互免签证
世界
|
中欧贸易如何再平衡成访华对话焦点
财新周刊
|
【封面报道】镍战印尼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