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反垄断执法的常态化

2014年08月09日 09:31 来源于 财新网
仅仅基于反垄断执法强化这一表象就得出中国不再欢迎外资的结论显得武断;加强反垄断执法渐成常态,外企和本土企业均应积极适应;反垄断执法机构和外资主管部门或应通过适当方式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2011年4月16日,上海街头的一则“反垄断法”告示。 沈井韦/CFP

  任清|文 

  近期,多家跨国公司被反垄断调查,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猜测甚至恐慌:这是为什么,下一步将会怎样?进而言之,中国不欢迎外资了吗,要把外资排挤出去吗?笔者认为,加强反垄断执法渐成常态,外企和本土企业均应积极适应。

  反垄断执法渐成常态

  中国的《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开始实施,具体执法工作由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分别承担。在最初几年里,除商务部“被动”受理和审查了大量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件(迄今累计审查约860件)外,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并未大规模地主动开展价格和非价格领域的反垄断调查。直到2012年底和2013年初先后查处液晶面板、茅台/五粮液等价格垄断案,发改委才开始“发力”。工商总局方面,虽然曾授权地方工商部门查处了一些垄断案件,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案几乎没有,直至最近调查微软。

责任编辑:凌华薇 | 版面编辑:刘彩萍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