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地方债置换:“胡萝卜”不可缺,“大棒”更不可少

2015年05月13日 13:58 来源于 财新网
这意味着贷款类债务被大概率行政摊派,非贷款类债务置换则以市场化和行政化并举的方式发行。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很难耦合,但形势不等人

  牛播坤 余芽芳|文

  三部委联合发布财库102号文,允许地方债纳入央行抵押品框架。此举是否为中国版QE,谁将为地方债埋单,对银行盈利有何影响?

  央行为何介入?

  今年1.6万亿的地方债谁来埋单一直是市场忧虑所在。之前的两次降准、三次降息已从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上为债务的置换与接续做了铺垫,将债券纳入合格抵押品框架则进一步提高了地方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地方债务置换还出于稳增长的考虑。目前经济仍在探底,物价持续低迷,经济仅能依靠基建单引擎支撑。而从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看,可谓是比就业更早到来的增长“短板”。今年一季度不到3%的财政收入增长,-36.4%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告急的财政收入加大了地方债务的流动性风险,迫切需要加快地方债务的置换进程。而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配合,几乎是一个必然的政策组合。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