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商业银行体系约束条件开局之变

2023年02月21日 10:29
目前资本金的不确定、流动性的收敛和政策利率的不变,这三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约束条件的新变化,直接带来2023年金融开局的变化,对此需要央行尽早给出政策应对
自1月第二周开始,银行间市场隔夜资金利率(R001)就持续上行,由2022年末的不足1%最高升至15%(2021年11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隔夜利率在月末效应下升至15%及以上),且波动幅度也显著增强。图:视觉中国

  受新年、农历春节等因素干扰,每年1月份和2月份的各项金融数据很容易出现较大起伏,加之疫情以来的政策导向更加侧重“靠前发力”,因此,近年的头两个月份中,均会出现社融、信贷等金融的“大数据”。例如,每年1月份的社融和信贷规模均为当年月度规模最高水平,而且峰值在逐年提高。但是2023年1月份,此经验规律出现了变化:信贷继续创出单月新增规模新高的4.9万亿,但社融并未同步新高,为5.98万亿,低于去年的6.2万亿,即信贷和社融出现了不匹配,虽是否会成趋势性变化尚待观察,但无疑表明2023年金融开局已经起变。

  目前来看,导致信贷和社融出现不匹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债券融资的萎缩。例如,截至1月末,企业通过信用债融资的速度已降至1.62万亿元/年,由2022年5月份的3.85万亿元/年连续下降了8个月,而过去两年同为春节的2022年2月份和2021年2月份,信用债融资速度分别为3.7万亿元/年、4.2万亿元/年。与此同时,除了企业信贷融资扩张,影子融资也开始恢复,截至1月末,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的融资速度均有回升,其中委托贷款融资由净减少转为净增长,且保持连续6个月净增长。

  2023年金融开局的第二个变化就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变化。自1月第二周开始,银行间市场隔夜资金利率(R001)就持续上行,由2022年末的不足1%最高升至15%(2021年11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隔夜利率在月末效应下升至15%及以上),且波动幅度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成本也在抬升,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由年初的2.3%上行至2.7%以上。

  “企业债券融资速度下降 + 资金面的趋紧”无疑与支持实体快速复苏的融资政策导向发生了背离,由此必然带来今年前两个月“宽信用”的持续性问题。因为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收紧一定会对商业银行体系负债成本造成上行压力,进而对“降低融资成本 + 支持实体”的政策推进形成不利影响。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沈昕琪

财新网“简容论经”专栏作家,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专栏观点与所属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