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许思涛:人民币升值不会加速

2006年09月18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热钱处于负利差状况,美元走势处于胶着状态,保护主义的最高峰暂时已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创新高已不算新闻。重要的问题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否会超过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换言之,目前美元与人民币利差大约为3%,人民币在一年内是否会对美元升值超过3%-4%?
    从去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约3.9%;除去汇改当天升值2.1%,14个月内的升值幅度略小于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实际上,央行官员在不少场合都毫不含蓄地表达了维持所谓负利差(即negative-carry,指持有的货币的利率高于被沽货币)的偏好。这种想法不难理解——既然无法限制国外资本搏人民币升值,那么索性尽量减少热钱在人民币资产的回报率,令其在汇率上赚钱、利率上赔钱。
    与此同时,央行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间或冷不防地以干预形式抬高美元汇率,这些均体现了其减少市场对人民币购买量的意图。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8.017,最低为8.0705;在58个交易日内,34个交易日升值,24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波幅为0.12%。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看,其思路显然是:第一,控制人民币升幅;第二,连续小升后,让人民币稍贬;第三,维持负利差。当然,这些措施毕竟很容易被市场预料到,并非治本之策。
    从今年8月底始,人民币升值有加快迹象,但投机者汇率上赚钱、利率上赔钱的状况依然没有打破。此外,即便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也并不意味着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已无空间。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即长期利率走低),且趋势在今年更为明显。其实,央行在其《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亦承认,居民对存款的偏好在一季度有上升的趋势;或者说,民众对未来通胀的担心有所减少。
    既然通胀不足以构成威胁,国债收益率曲线又趋扁平,有什么理由指望央行加快紧缩银根的步伐呢?何况工商银行破例以“A+H”模式上市,在工行上市前以汇率加速升值减少流动资金,这在经济和政治上均不足取。
    人民币汇率不仅受国内因素影响,国际因素也不可忽视。在这方面,我们有两个大判断:第一,美元走势——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等)的汇率——至少在今年一直处于胶着状态;第二,美国保护主义的最高峰已过。
    美元的走势,从美国长期国债的市场表现可见一斑。伯南克正式担任美联储主席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也呈现扁平化。在伯南克被提名前夕,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为5%,目前为4.72%,甚至低于联邦基金利率(目前为5.25%)。
    美国长期国债被追捧,反映出三点:其一,市场不担心伯南克会采取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其二,市场试图消化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短期利率见顶的情况;其三,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吸纳大量美国国债。
    正是因为美国的国债“太贵”,美国股市反而相对得到支持,维持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在这种状况下,美元不会出现大跌,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不会增大。即使美国楼市进入熊市,美国消费因楼市放缓而萎缩,迫使人民币加速升值,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至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人们并不会对美国某些政客的威胁——即把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大幅调整进口关税挂钩——信以为真。人民币汇率总是某些政客热衷的话题,问题在于,保护主义浪潮是会升级还是持平?过去几个月来,美国某些对自由贸易持敌对态度的议员在访华时,明显降低了调门。因此,我认为保护主义的最高峰暂时已过。加上美元不可能马上崩盘,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远低于投资美国国债的收益(即使把人民币微升的因素考虑在内),所以,央行不会有马上改变现状的愿望。
    公开市场操作有空间,并不是说公开市场操作应大行其道。相反,这说明目前的外汇管制太有效了。根据有关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在2005年近1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但过去两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高达GDP的4%-5%,今年更会扩大。也就是说,由于高储蓄,中国每年要输出1000亿美元的资本,但只有不到20%属于直接投资。因此,如何把资本输出的主要负担从央行身上解脱,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质问题。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实际上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细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我希望政策执行者能在资金双向流动上尽早迈出一大步,否则到美国国债价位“高处不胜寒”时,人民币再被迫升值,中国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

作者为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中国首席代表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冯仁可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