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中国资产负债表冲击、表现与修复(上)

文|袁海霞
2023年11月28日 16:33
中国确实面临一定的资产负债表冲击,但尚未陷入长期衰退。当前中国经济调整是周期性、趋势性以及结构性因素叠加的深度调整,疫情加速了调整节奏和调整深度,并不改其趋势
存款的增加成为居民资产保持增长的主要支撑项,其背后是显著的超额储蓄现象,2022年超额储蓄约8万亿;2023年1-9月居民户新增储蓄14.4万亿,远超去年同期。图:视觉中国

一、中国确实面临一定的资产负债表冲击,但尚未陷入长期衰退

  中国确实面临一定的资产负债表冲击,但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由资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经济衰退相比,不管是造成经济调整的原因还是经济表现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当前中国经济的调整是周期性、结构性、趋势性多重因素叠加引致

  199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导致出口受阻、经济恶化,同时日本国内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推升股价、地价泡沫,1989年日本政府大幅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提前刺破资产泡沫导致资产价格暴跌,股市和房市出现历史性崩盘,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急剧恶化,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而当前中国经济调整更多是周期性、结构性、趋势性多重因素叠加而引致,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化红利消退、逆全球化趋势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大国博弈复杂化都加剧了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从内部环境来看,疫情磁吸效应下微观主体的居民、企业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变化。此外,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持续制约经济修复,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二次探底”以及出口下行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但也要看到,三季度以来经济修复呈现企稳迹象,尽管近期PMI和社融数据体现出未来经济修复的波折性和曲折性,但目前断言中国已经陷入长期衰退还为时尚早,需要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沈昕琪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