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日本:为什么“加息恐慌”目前可能是多虑

2024年03月26日 11:48
目前,日本的货币政策仍然极其宽松,且可能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持宽松的水平。再通胀环境下的小幅加息对私人部门影响中性甚至偏积极,而央行暂时继续为政府部门债务成本“兜底”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9日,日本东京,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出席在日本央行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天,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上调10bp至0%,并在名义上退出维持了8年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停止购买ETFs和REITs。图:Akio Kon/视觉中国

日央行的初衷绝不是紧缩,延长再通胀周期的政策优先级高于政策正常化

  日央行17年以来首次加息并且退出YCC政策,但行事谨慎,在货币政策中保留大量的“政策护栏”。3月19日,日央行将政策利率上调10bp至0%,并在名义上退出维持了8年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停止购买ETFs和REITs。但是日央行较为谨慎,维持了对国债的购买,并且表示如果长端利率大幅上行将增加国债购买规模——所以实质上保留了对国债市场的干预(参见《为何日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但日元跌破150?》)。日央行谨慎行动显示其对当前的再通胀局势极为“呵护”,重要原因在于日央行不想再放弃难得的“再通胀”机会。1990年代以来,日本曾经历过多次通胀回升周期,但由于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内部的结构性问题(银行体系坏账迟迟未清理)长期拖延而迟迟未解决,日本的“再通胀”进程多次受阻。目前实现2%的通胀是日央行最大的目标,且此前的多次行动受阻可能带来一定“心理阴影”。因此,日央行会十分呵护当前的通胀形势,防止货币政策过快收紧而打断再通胀进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推广

易峘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曾任中金公司首席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宏观研究团队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高盛亚洲中国与亚洲经济学家。另外,曾供职美联储波士顿分行,并曾在基金管理行业有多年实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