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袁海霞:财政稳增长的发力点何在
目前市场对财政增量政策以及刺激规模都极为期待,规模固然重要,但结构投向和效率更为重要,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应该考虑社会效应
2024年11月21日 15:40
罗志恒:今年的财政政策到底是否积极
供需失衡的问题与税制原则、财政支出结构、地方政府的歧视性地价有较大的关系,解决供需失衡问题还是要改革财税制度
2024年11月19日 17:35
贾康:跳出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的误区
当下政府发力首先要看重政府平常想做做不成的事,说地方专项债和国家特别国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这是明显的误区
2024年11月19日 11:19
刘培林:解决好流动状态大中专毕业生市民化问题
他们在大城市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也能交社保,但由于没有所在大城市的户口,很难做长期留在大城市的打算
2024年10月22日 12:39
卓贤:存量城镇化仍有提升空间
存量城镇化潜力大于增量城镇化,第一个提升空间是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第二个在于2.5亿未在城镇落户的常住人口,应通过“双脱钩”“两挂钩”,推动以家庭为核心的城镇化
2024年10月22日 10:56
曹远征:警惕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美联储的降息决策不仅是为了预防经济衰退,更是为了防范潜在的金融危机
2024年10月22日 10:10
缪延亮:美国的二次通胀与衰退风险
美国得以在职位空缺率下降的同时失业率不大幅上升,实现软着陆;考虑到供给冲击仍然存在,需求侧信用条件修复很快,以及通胀预期不完全稳定,美国通胀有可能二次抬头
2024年10月22日 10:05
崔霁:房地产怎样稳企业
当前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即企业生存环境仍未迎来实质性改变,甚至还在不断恶化
2023年10月13日 10:36
宋效军:让房地产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面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财政应当积极干预,政府可以成立政策性银行,按市场价收购预售楼盘,既能解决房企短期违约的问题,又能回避将来出现烂尾楼财富损失的问题
2023年10月13日 10:21
张志洲:资产缩水对信心的影响很大
今年说好的经济企稳复苏迟迟不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特别防止对政策空间和能力质疑的负面预期自我强化,形成负反馈
2023年10月12日 15:41
刘世锦:稳信心促民企要有大的理论突破
建议不再按照所有制划分企业类型,不再区分国企民企;在纠正所有制歧视方面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关于企业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文件重在落实,不能一发了之
2023年07月24日 10:50
罗志恒:区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三种情形
中国并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更多是现金流量表冲击,当前面临的是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足,要进一步扩大总需求,从四个层面提振信心
2023年06月07日 10:45
王小鲁:增长和负债之间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要恢复,要在需求侧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在供给侧解决市场环境不公平、市场机制没有能发挥作用的问题
2023年06月06日 16:52
管涛:低通胀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
中国的确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定义,但是低通胀、低物价是不争的事实。这跟通货紧缩反映的问题一样,都是总需求不足
2023年06月06日 16:13
郑志刚:应把国企混改进行到底
能够吸引民资参与混改,进而国企混改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民资进入后存在切实可行的机制保障它的投资者权益,实现激励相容
2023年05月11日 10:57
沈丽霞:民企信心不足的多方原因
营商环境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问题和矛盾比较多
2023年05月11日 09:51
张永生:碳中和创新进入“无人区”,须跳出似是而非的思维
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必须靠自己探索
2022年08月02日 11:19
赵昌文:电气化仍是低碳转型主要路径
在全球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事实下,电气化是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2022年08月02日 10:24
陈清泰:道路交通的电动化与减碳问题
电动化并不等于绿色化,汽车的电动化必须立足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
2022年08月01日 15:57
刘培林:碳中和与共同富裕
要以公平分配排放权加交易的方式,兼顾碳目标和共同富裕两个目标
2022年08月01日 15:44
加载更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博智宏观研判论坛为其举办的研究型论坛,旨在跟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判断短期经济形势,预估中长期经济态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