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陈清泰:道路交通的电动化与减碳问题

2022年08月01日 15:57
电动化并不等于绿色化,汽车的电动化必须立足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博智宏观研判论坛为其举办的研究型论坛,旨在跟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判断短期经济形势,预估中长期经济态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判。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100多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其影响的范围之宽、程度之深,可以称之为汽车革命。100多年来,这场最深刻的汽车革命并非孤立进行,与之并行的是能源革命,是信息革命。支撑汽车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倒逼汽车革命的是拯救地球、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汽车革命要实现的是绿色出行、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交通伤亡、改变出行体验。因此,电动化只是这次变革的1.0版本,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有赖于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出行等系统性创新,使电动汽车与能源革命、交通变革、智慧城市实现融合与对接。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存储和消纳绿色能源的基本单元,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将新一代移动通信、共享出行链接在一起的节点,从而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消费革命交融协同,很大程度上将破解长期困扰中国的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痛点和难点问题。

(一)汽车革命与能源革命融合,将大幅度改变能源结构

  中国石油消费连年增长,而自产原油连年下降。2018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70%,超越了能源安全警戒线。但现在中国每千人保有汽车仅为170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处于增长期。如果仅仅依赖石油,能源安全将成重大问题。圆中国14亿人“个人出行机动化”之梦,现实的选择就是电动化。可喜的是与汽车电动化并行的是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需要强大电力的保障,而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则有赖于消纳和存储间歇性电能的储电能力,两者通过能源互联网的衔接将产生巨大的互补协同效应。未来的电动汽车因其数量庞大,总体有强大的储放电能力,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发展。

(二)“巴黎协定”推动了道路交通绿色化转型

  2010年,中国率先把储能电池纯电驱动电动车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化发展。在此前后,美国加州政府开始推行汽车零排放积分政策。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道路交通的双碳目标已经有时间表的刚性约束。2016年前后欧洲多国政府提出限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2017年欧盟提出更加严格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倒逼汽车业转型。一些北欧国家提出了非常激进的禁售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2018年7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 “零排放之路”方案,助推市场实现到2040年停止传统燃油车销售的过渡,使英国的“交通零排放”率先从规划进入到实施阶段。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