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简容论经”专栏作家,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专栏观点与所属单位无关。
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对美股的影响,直接取决于后期上行的主因是通胀预期改善,还是实际收益率上行,前者利好美股,后者则推动美股调整
中长期美债收益率上行的三个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三个潜在风险,未来美债收益率的持续上行一定会影响美联储后期的政策选择
春节后,在“稳”字当头的整体把握下,预计货币政策还将引导市场资金利率在目前的水平稳中有升,以便营造出有利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的实效和降低潜在系统性风险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1年全球经济运行的主线十分清晰——疫后返途,但返途的2个特别之处和途中的6个因素值得关注
2021年稳杠杆率的节奏和路径很可能是2016年至2019年的复制,即稳杠杆更侧重于杠杆率增速的稳定,而非是杠杆率绝对水平的控制,预计2021年末宏观杠杆率还会有5%-10%的微幅,至年底杠杆率将升至280%-285%
预计2021年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概率会升至2%,全年波动区间在【0.8%,2.0%】,如果疫苗进展顺利,美国经济恢复进程加快,则不排除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年内就会向2.5%靠近
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金融支持实体的宏观诉求,反应到利率曲线形态的变化上,就是要在金融行业的利润率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之间求得平衡,从此逻辑出发,宏观层更乐于见到利率曲线适度陡峭化
2021年支撑汇率的因素仍存,但下半年变数增多,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的波动区间为6.2-6.8
伴随疫情因素的消退,“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平衡重新成为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稳杠杆诉求的重新强化成为影响2021年中国金融环境的核心变量
与其他国家的疫苗主线不同,2021年中国经济主线将会是抗疫政策淡出后的经济返途,返途的路径、热度及不确定因素反馈影响是2021年宏观经济的关注点
美联储政策框架的调整不仅没有刺激市场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反而市场对美联储无法实现通胀目标的担忧在加重。因此,美国通胀环境能否如期修复,就成为2021年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变数之一
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市场一直受到政策对冲、经济修复、市场情绪和风险担忧四因素影响,后期伴随美国大选最终结果的落定,预计市场逻辑重新被四因素所主导
由于“尾部风险”的存在,金融市场很难完全将美国政府新旧政策的切换效应完全地提前反应出来,反而由于不确定因素,避险情绪迟迟不能得到解除,预计此局面将持续至2021年初
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已经在短期内快速消耗,指望政策还能够在短期内继续实施大规模干预,则面临巨大的政治博弈的考验
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个趋势性新变化——与避险资产的美元相对应,人民币的风险资产属性正得到不断强化
短期而言,美股随时面临下调风险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至于是否由此就转入中长期的趋势性下挫,则需更多未定因素的明确
以1.5万亿的让利和200万亿的融资余额来估算,对应着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幅度为75个基点(0.75%),该降幅是2012年以来最大的降幅
伴随经济恢复进程的不断加快,债券收益率还将处于上升通道中,但升速和升幅将较前放缓,即便于明年上半年GDP增速在今年基数效应下回升至两位数水平,本轮10年国债收益率的峰值也不会大幅超过3.5%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运行中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很多变化均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背离,这些变化才是美联储调整政策框架的真正原因,但目前这些变化还在行进中,美联储的新政策框架能否如愿以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季度以来市场利率的回升,主要受到政策稳健取向不变和物价持续回升的叠加影响,虽然利率回升幅度不亚于一次“加息”,但并未影响融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