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崔霁:房地产怎样稳企业
当前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即企业生存环境仍未迎来实质性改变,甚至还在不断恶化
2023年10月13日 10:36
宋效军:让房地产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面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财政应当积极干预,政府可以成立政策性银行,按市场价收购预售楼盘,既能解决房企短期违约的问题,又能回避将来出现烂尾楼财富损失的问题
2023年10月13日 10:21
张志洲:资产缩水对信心的影响很大
今年说好的经济企稳复苏迟迟不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特别防止对政策空间和能力质疑的负面预期自我强化,形成负反馈
2023年10月12日 15:41
刘世锦:稳信心促民企要有大的理论突破
建议不再按照所有制划分企业类型,不再区分国企民企;在纠正所有制歧视方面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关于企业平等对待、公平竞争的文件重在落实,不能一发了之
2023年07月24日 10:50
罗志恒:区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三种情形
中国并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更多是现金流量表冲击,当前面临的是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足,要进一步扩大总需求,从四个层面提振信心
2023年06月07日 10:45
王小鲁:增长和负债之间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要恢复,要在需求侧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在供给侧解决市场环境不公平、市场机制没有能发挥作用的问题
2023年06月06日 16:52
管涛:低通胀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
中国的确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定义,但是低通胀、低物价是不争的事实。这跟通货紧缩反映的问题一样,都是总需求不足
2023年06月06日 16:13
郑志刚:应把国企混改进行到底
能够吸引民资参与混改,进而国企混改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民资进入后存在切实可行的机制保障它的投资者权益,实现激励相容
2023年05月11日 10:57
沈丽霞:民企信心不足的多方原因
营商环境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问题和矛盾比较多
2023年05月11日 09:51
张永生:碳中和创新进入“无人区”,须跳出似是而非的思维
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必须靠自己探索
2022年08月02日 11:19
赵昌文:电气化仍是低碳转型主要路径
在全球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事实下,电气化是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2022年08月02日 10:24
陈清泰:道路交通的电动化与减碳问题
电动化并不等于绿色化,汽车的电动化必须立足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
2022年08月01日 15:57
刘培林:碳中和与共同富裕
要以公平分配排放权加交易的方式,兼顾碳目标和共同富裕两个目标
2022年08月01日 15:44
王小鲁:要恢复市场信心企业信心
要恢复市场信心,恢复民营企业的信心,必须明确市场化改革方向不能改变,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能改变,民营企业是自己人不能改变。对那些要扭转改革大方向、要走回头路的企图必须坚决制止
2022年07月07日 09:15
曹远征:如何客观看待中国基建投资
当前的争论涉及三个相互重叠的问题,需要分别厘清:一是怎么看待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基建投资;二是怎么看待作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基建投资持续性;三是怎么深化基建投资的体制机制改革
2022年07月06日 16:27
祝宝良:两次疫情冲击下的四大不同
2020年1月和2022年3月两次疫情都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从两次疫情发生时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看有四大不同,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极大挑战
2022年07月06日 16:07
张斌:基建内容的变化与投融资转型
借贵的钱做收益少的项目与预算软约束放在一起,就是金融乱象、杠杆率的快速攀升、系统性金融风险各种担忧的根源。政府做的事情要商业金融机构出钱,本质上就有很大的问题
2022年06月07日 17:08
贾康:中国有效投资的可选项目,其实俯拾皆是
对于在宏观调控扩张力度加码这方面,要坚决落实中央所说的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但是一定要配上机制的创新
2022年06月06日 17:51
顾云昌:房地产如何升温保增长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到底会不会破,有人说要像对待灰犀牛一样时刻警惕,这是摆在房地产面前最大的问题。之所以年年调控,之所以收紧,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害怕泡沫的破灭对经济造成影响
2022年05月10日 16:49
杨现领:新房复苏为何不达预期
很多城市新房交易量之所以起不来,核心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被二手房市场所吸引
2022年05月09日 17:31
加载更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博智宏观研判论坛为其举办的研究型论坛,旨在跟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判断短期经济形势,预估中长期经济态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判。
专栏最新文章
为何亚太地区是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关键
金价重回上涨通道,后市如何演绎
2024年美国经济展望:以退为进
汪涛:11月经济数据前瞻
汪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基调积极支持,政策刺激温和
徙木立信:2024年中国经济十大展望
疫情以来美元指数的三次微笑变化
无意苦争春的芒格
崔霁:房地产怎样稳企业
宋效军:让房地产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张志洲:资产缩水对信心的影响很大
刘世锦:稳信心促民企要有大的理论突破
罗志恒:区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三种情形
编辑推荐
马拉皮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达3000米致11人遇难
显影|印尼小岛中国城
经济
|
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1.5
民生
|
2022年中国教育投入有哪些变化?
社论
|
社激发民企金融需求
财新周刊
|
私募信贷叩门
财新周刊
|
【封面报道】镍战印尼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