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覆盖全球宏观、市场策略、固定收益和行业研究,是亚洲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俱佳的专业投行研究团队,2017、2018年连续上榜II(机构投资者)权威评选的“大中华地区最佳分析师团队”。程实个人研究领域是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是香港市场深具影响力的一线首席经济学家。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金融硕士导师。获得专业奖项包括: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商银行首届“大行工匠”、全国金融图书最高奖“金羊奖”等。
考虑到美国经济个人消费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速仍然强劲,预计在未来一个季度,联储的鹰派姿态仍将继续
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一是丰富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降低供应链脆弱性;二是突破关键技术受制约局面;三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区域壁垒
激活中国产业链中小企业主体活性,推动中小企业优势转化,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有望提升中国内部产业链的相对韧性,增强化变局为机遇的长期增长潜力
缩表对市场的影响不如加息的作用更为直接。这也是为什么联储暗示如果通胀风险持续,未来50个基点的加息可能不止一次
考虑到短中期地缘风险对广泛通胀压力的进一步传导,未来联储或将把抑制高通胀摆在更加优先的位置
一是5.5%的全年增速目标略超预期,体现出对经济实体的支持保障与呵护;二是宏观政策组合展示出积极协同的发力方式;三是产业转型目标和路径进一步明晰
香港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越是在外部环境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支持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改善民生福祉,遵循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主线逻辑,实现在疫情阴霾中行稳致远
本次调整可谓鹰鸽参半,展现出美联储在必然行动时依旧游移的政策心理
有关元宇宙的讨论必要且重要,其中隐含了利益纠葛与规则制定的多重博弈;不同市场对元宇宙题材的反应时间与挖掘深度不同,存在市场间的套利机会
美联储今年以来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系列误判,误判是危险的,既将衍生更显著的金融市场波动,也将给美联储未来政策权衡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中美主权债利差收窄印证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长期韧性,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的广泛信任和浓厚兴趣
当今经济学界需要更多具有批判性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家,在质疑传统经济学的固有结论基础上,新一代的经济学家需要通过大胆的实证创新和小心的因果求证引领经济学迈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连续的美元主权债券发行表明,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的主基调坚定不移,而中国经济相对优势也得到全球投资者的充分肯定
如果未来三个月美国就业市场可实现月平均65万的新增就业人数,就业缺口修复至330万上下水平,则美联储将于12月正式开启Taper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人口老龄化、疫情对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是现阶段中国消费增速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金融管理部门针对网络平台的系列整改,体现出的是一种应然与实然的有机统一
2021年,与预期中低基数下的普遍复苏有所不同,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在一系列预期之外的变量作用下呈现出明显波动,其核心可以总结为几组“暂时”/“常态”之问
PPI边际增长开始弱化,CPI将总体保持温和通胀水平。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筑底反弹将拉动CPI回升。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减少对消费者物价水平的双向扰动
冰与火的经济胶着,既是不确定性碰撞的结果,也预示着具有确定性的共振方向。在大分化的表象之下,新供给冲击的深层逻辑愈发展现出主导经济演化和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
考虑到疫情,财政及通胀对金融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在11月前,美联储提前触发Tapering将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