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验,不见大词、不见硬话,看似平淡,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快速、科学、精准打击疫情,而让大多数民众不受扰动的防控操作
发布时间 2021-01-28 | 评论[0]疫情嬗变到现在,对于此次武汉新型肺炎防治,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对疑似病例必须公开,按医学手段隔离;二是确诊过程当尽量缩短,确诊手段要前置
发布时间 2020-01-25 | 评论[0]此前过于淡化的疫情信息发布,客观上导致了公众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对于控制病毒传播的影响有多大,目前尚未可知。
发布时间 2020-01-21 | 评论[0]面对催债,没有破产保护,小企业主无处遁逃,丧失尊严,甚至没有人身安全的窘境不能漠视
发布时间 2017-03-25 | 评论[0]魏则西之死揭示了种种医疗乱象,有人把问题归结为市场化改革,其实,现在所行算得上哪门子的市场化?关键在于政府监管
发布时间 2016-05-04 | 评论[0]真正落实预算法税收法定原则,让涸泽而渔的征税方式退出人们的视野,当为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
发布时间 2016-04-12 | 评论[0]从三月山东问题疫苗,到四月上海冒牌奶粉,搅动公众安全痛点的两起事件指向一个疑问:为什么监管部门如此缺乏行动力和反思
发布时间 2016-04-08 | 评论[0]如果各级政府对机制转换不到位的国有企业全力帮扶,而对适应市场的民营企业任其自生自灭,这不仅有违公平,也必将扭曲激励机制,助长国企的“道德风险”
发布时间 2016-03-18 | 评论[0]人们的慈善心囿于“圈子”有客观原因,关键在于缺乏诚信度高的专业慈善组织。长期以来,官办慈善组织一股独大,非政府慈善处于抑制状态。非竞争环境下,慈善组织的诚信与效率难以取信于民
发布时间 2016-03-14 | 评论[0]李克强总理记者见面会强调要“行大道”,而权力之大道,即在尊重法律,如此,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进程便不会再推延
发布时间 2013-03-17 | 评论[0]什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什么是美好的愿望?对这些极具主观色彩的字眼特别需要警惕。从历史来看,美好愿望遮掩下的坑农害农事件并不在少数
发布时间 2012-12-28 | 评论[0]危机面前,公务人员敢于信口开河,在于他们相信一切不过是暂时的压力,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说法。时过境迁,并不会有持续的问责机制
发布时间 2012-09-04 | 评论[0]灾难救援不是问题的全部。亡羊补牢的前提是,对此次灾难进行扎扎实实的问责,以及具有实际性行动的反思
发布时间 2012-07-27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