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航运洛杉矶总代表。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曾就读上海财经大学MBA。1997年加入广东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2000年加入美国总统轮船(中国)有限公司,在深圳,广州, 香港,上海等地历任销售代表,销售经理,销售总经理,大中国区航线总经理。2017年加入海硕集团洛杉矶分公司,管理大洛杉矶地区销售团队。2021年底加入致远航运美国团队。
与最高峰的2021年相比,亚洲去年出口美国货量下跌4%。主要国家的货量要么下跌(中国下降9%),要么增长不太明显(越南3%,印度2%)
试图每年押宝市场的行为不太实际,保持平衡的货代和直客的货量比例,因应市场变化做微调以避免每年的大幅度的左右摇摆,维持营收的稳定,不失是长久之计
三年的疯狂过后,美线船司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始于2022年的市场调整还未结束,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新船下水又会带来新一轮的巨变
数据意味着“去库存”远没有完成,2023年将继续,上半年市场需求偏弱,出货愿望不强烈,三季度旺季就算有,也有可能是个温和的旺季
旧约还在纠缠,新约又要开始了,明年合约季有何特点
美国日消品的“消库存”虽然有一点进展,库存的调整和重设仍然任重道远。除了消费者产品,另一块的消费比较少吸引注意:工业品的消费,而这一类的消费还颇具活力
不断下降的即期价对合约价的打压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市场上传出2023年合约价的消息很少
即期价还在下探,船司调整约价的周期无疑拉长了,直客和船司、货代的对话仍在继续,各方的博弈还没有结束
美西运价已经跌破2019年的水平,让人揪心的是,货量紧随其后,也跌穿2019年同期水平了
明年的需求业界都不看好,关注点落到了运力端。新船集中下水自然引发运力过剩的隐忧,船司主动管理运力的能力将迎来极大考验
之所以会有人提出2M分家的可能性,是因为双方联盟的基础和条件即将发生改变,接下来几年船司经营将迎来巨大挑战
今年销季零售额出现暴涨的可能性不大,最好的结果是在目前的基础上有个位数的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去库存”压力仍在,并将延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这个冬天有点冷,最终感受到寒气的船司会如何应对,将影响到明年的市场
运费已经早早反映了运力大于货量的市场事实。短期的空班恐怕并不能救市,继续维持目前运力的话,运价大概率还会继续下滑
任何贸易结构和格局的改变都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除了政治因素的考量和影响外,更多的是一笔经济账
一边是继续高喊“去库存”减少出货的客人, 一边是继续改善的码头拥堵而增加的运力,运力和货量的供求关系发生质变。美国零售业的高库存最终造成了今年旺季不旺的“怪象”,终于压垮了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还在震荡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市场对于运价最终会去到哪个新低还没有形成共识
集货公司去船公司化的底气来自他们的产品服务,卖家并不在乎走哪家船公司,他们要的是时效。而一个有稳定时效的船司航线服务不太可能被去船公司化,航线本身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去年没有淡季,今年没有旺季,接下来会怎样
是市场真的太差还是大家本来就期望过高,出货潮没有像预期那样发生,于是开始淡季降价?问题是,8%的同比增长不能算是太差,也不能算是淡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