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淑莲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从2009到2018,中国地方政府变得更“透明”了吗?
近几年,无论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还是中央对“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多次重申,都在快速推进着地方政府工作的透明化。
而财政预算信息作为政府信息中最为敏感也最为核心的内容,常常是表现地方政府透明度的“风向标”。这其中,公开哪些内容,不公开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财政公开的死角和“天花板”,常常微妙地体现着地方政府的诸多考量。
文|邓淑莲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从2009到2018,中国地方政府变得更“透明”了吗?
近几年,无论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还是中央对“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多次重申,都在快速推进着地方政府工作的透明化。
而财政预算信息作为政府信息中最为敏感也最为核心的内容,常常是表现地方政府透明度的“风向标”。这其中,公开哪些内容,不公开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财政公开的死角和“天花板”,常常微妙地体现着地方政府的诸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