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理性看待当前市场 何必人为制造恐慌

2018年07月05日 08:4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当前中国的去杠杆走向纵深,也到了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关口,是否存在所谓金融恐慌?金融市场的这样表象究竟该如何解读、分析、判断?政策上该如何应对才得当?定力和弹性如何体现?
近日,一篇题为《警惕出现金融恐慌》的文章广为流传,从事实来看,文章所描述的金融风险确为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所提出的中国极有可能出现金融恐慌的结论缺乏依据,政策建议也经不起推敲,有搏眼球之嫌。图/视觉中国

  【财新网】(特约作者 扬清)近日,一篇题为《警惕出现金融恐慌》的文章广为流传,称“今年以来债券违约、流动性紧张、汇率下行和股市下泻等相继发生,加之美联储加息及中美贸易冲突等,目前中国极有可能出现金融恐慌”。从事实来看,文章所描述的金融风险确为当前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所提出的中国极有可能出现金融恐慌的结论缺乏依据,政策建议也经不起推敲,有搏眼球之嫌。

有关金融恐慌的理论综述

  目前,学术界尚未就金融恐慌(panic)形成专门、权威的定义。从文献来看,金融恐慌主要是指金融体系处于危机状态时,大量金融机构或企业倒闭,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信心崩溃,市场主体集中出售资产及要求偿付债务,加剧危机自我实现机制的情形。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状态下,金融恐慌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在传统银行业危机中,主要表现为大量银行存在倒闭风险,存款人不区分银行经营稳健与否,对银行形成挤兑,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解决银行业危机中存款人恐慌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在货币危机中,主要表现为各类投资者对某一种货币失去信心,出现集中抛售,进而导致该货币的持续和大幅贬值;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危机中,主要表现为投资者集中抛售特定资产,引发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市场大幅动荡。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