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于2008年加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2008-2010年期间担任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2011-2013年期间担任中金公司销售交易部联席负责人;同时为公司执委会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学士学位,之后获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加入中金公司前,在2003年-2008年期间供职于高盛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及其亚洲经济研究部主管。在1998年-2003年间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太部任经济学家。
向前看,随着国债、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等政府债券的潜在供给压力逐步上升,央行继续下调准备金率的概率也在增加
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更具灵活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广义赤字率提升3-4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保持M2和社融的较快增长,房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稳就业将是今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
调研企业反馈,目前受惠最显著的纾困政策为五险一金和税收减免,同时企业也最期待进一步减税降费。在稳定就业方面,企业认为政府发放适度的直接补贴可能会有较好的提振效果
海外主要国家已出台的财政救助,有望部分缓解企业和家庭现金流压力;救助包中包含的主动性赤字规模约3.1万亿美元,更是有助提振全球需求,但全球经济面临风险依然偏向下行,政策反应依然面临力度不足、时间滞后的风险
2月17日后复工节奏明显加快,截至2月21日全国线下经济活动已经恢复为长假前约52.6%的水平
短期内,央行或将保持流动性充裕,扩张信贷投放,并进一步加大引导利率下行力度。另外,定向降准被列为潜在政策工具之一。待各项指标出现明确企稳迹象后,货币政策可能会恢复至大体“中性”的立场,而支持性财政与产业政策的退出可能会晚于货币宽松政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目前仍处在早期阶段,如何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继续密切关注疫情的变化
近期房地产施工的加速是推动周期品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调研企业预计在2019年新开工高规模的基数上,2020年房地产施工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2020年增长目标会定在6%左右,基本可以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往前看,12月及2020年1季度社融基数明显走高,若需保持社融同比增长大体平稳,逆周期调节力度可能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再加码
当前越南人均GDP2564美元相当于中国的2006-2007年,接近经济腾飞的起点;且其城镇化进程、人口红利、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发展路径和模式也与中国很相似。但是,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一些不同
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0%至1350亿美元,绝对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外资的进入和离开,体现的恰恰是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此次修订后,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消费占比可能上升。中国GDP总量扩大将提升财政政策空间、降低债务率、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
贸易摩擦对出口经济的负面影响、成本高企带来的企业外迁及部分行业需求周期性放缓是造成当前深圳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短期内货币政策可能保持大体“中性”,中期央行可能会加大疏通从LPR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增长动能走弱、非食品通胀下行的基本面亟需更有效的货币宽松
10月社融再次减速显示货币政策并未执行有持续性的宽松政策。目前政策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以缓解真实利率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至少应果断遏制名义利率上升
未来几个月猪肉权重可能进一步上升,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影响程度也会加大。2021年统计局调整CPI篮子和基期时可能会下调猪肉权重
监管收紧、影子银行收缩,以及近期中小银行加速去杠杆较大程度抵消2018年来累积4.5个点“名义”降准释放流动性的功效
即使猪肉价格稳定在目前水平,10月CPI也可能上升至3.5%左右。往前推,今年年底至明年1月间,CPI存在破“4”的可能
此前LPR下调对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功效不明显,而随着核心通胀和PPI加速下行,真实融资利率加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