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2002年加入汇丰,并拥有20多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工作经验。他负责为汇丰把握大中华市场的宏观趋势,此外,还为汇丰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决策咨询。过去两年连续被《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年度亚洲资本市场最佳经济学家。现兼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定期参加相关部委的专家讨论会。2019年推出最新专著:《走向世界的储备货币》。
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措施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加大对居民和消费的财政补贴,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及继续提高监管透明度等
此次超预期的经济数据,主要体现了前期宽松政策的作用,但当下仍不宜过于放松
依赖于大水漫灌或放松房地产市场来刺激经济增长的老路难以为继,出台以科技振兴和绿色发展为主的一揽子政策计划将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尽管劳动力人口数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将教育水平考虑在内的人力资本增速在未来十年仍将继续增长,约在2029年左右达到峰值
实现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成功接力经济增长动能,政策的助力必不可少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对中国征收45%的进口关税,可能导致中美双边贸易额大幅下降,但对中国整体出口的影响则相对可控
下半年政策的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振企业信心,防止经济失速下滑。政府应从供给、需求多个方面共同着手,通过降税费、促改革和补短板等多重手段来扭转企业悲观预期
日本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停滞因政策失误而延误。中国与日本国情不同,但本质上面对经济放缓和通缩风险时恰当的政策调控原则和应对是同样的
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可持续性存疑,工业部门短期内仍将承受需求不足和去产能的双重压力
面对当前经济困境,供需两端宜共同发力,各行其责,出台一揽子调控措施打破市场悲观预期,拉动经济尽快恢复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大转变的开始,中国的私营部门正在购买越来越多的外国资产,同时外国投资者也在不断增持中国资产。这一进程能走多远,将取决于中国缩小“开放”差距的速度以及“追赶”阶段的平均增速
如果不能及时避免滑入通缩的泥潭,会增加我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正是采取更积极、果断的政策宽松,同时配合一揽子的改革措施抵御通缩
人民币国际化正走到一个重要时点,现在正是推动人民币全面自由兑换的绝佳时机,不论是提升资金的有效配置、还是推进金融改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都是关键条件
政策层面,汇率灵活性增加的同时,稳增长的关键在于内需,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预期年末前还有25个基点的利率下调空间和200个基点的准备金下调空间
5月汇丰中国融资条件指数小幅回升,主要原因在于实际有效汇率对该指数的拖累有所收窄,同时货币供应增速亦有所回升,为巩固融资条件企稳的基础、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稳增长,需出台进一步的宽松政策
中国政府屡次强调盘活财政存量的重要性, 而教育领域无疑是推动稳增长和调结构齐头并进的良策
尽管央行强调货币政策中性基调未变,市场显然更关注的是央行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目前政府的工具箱中尚有多重工具可以使用,宽松空间充足
大量投机性资金冲击金融体系;结构性问题带来额外风险;蚂蚁搬家式资金外逃,对于这些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不需要过度担忧
如果市场经济主体将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理解为在7.3%-7.4%基础上再下一个台阶的话,目前总需求走弱的势头将很难得到逆转,通缩压力也难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