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宏观调控五论

2014年07月28日 08:45
“定向调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知道往哪儿使力、怎样使力和使多少力,但客观地说政府在这方面的成绩单并不漂亮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 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特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座教授,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经济与金融国际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主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Serica投资基金董事、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和巴克莱董事总经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不久前新华社连发三篇“刺激与改革之辩”系列文章,力挺“微刺激”政策,顺带还批评“克强经济学”这个概念所造成的刺激与改革对立的舆论假象。

  一个国家通讯社如此高调地出手,显然不是临时起意。不过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确实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宏观调控究竟是刺激还是稳定增长?

  “微刺激”在数量上不容易把握,也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因此不是一个好的政策术语。我的同事卢锋最近多次撰文讨论“微刺激”政策,以他一贯行文温和但观点犀利的风格指出,第一,不宜给以稳增长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贴上“微刺激”的标签;第二,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刺激”可能是一个好的政策选择。人感冒了,可以吃点感冒药,不要老是打抗生素。现在提“微刺激”,意思是抗生素还得打,但剂量少一点。但问题是“微刺激”做几次,容易给人留下强刺激的印象。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