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平律师,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曾做过七年检察官,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先后办理过数百起诉讼案件。辞职做律师后,代理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红色通缉令海外引渡等影响较大案件。在《读书》《法学家茶座》《犯罪研究》等发表大量专业论文。著有《法影下的中国》,同时是《精英的浮沉——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一书的主要作者。
律师忠于自己的职业伦理,本身也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之一
保险公司首选的办法应该是完善保险条款和改进投保规则,次选的办法是去法院主张保险合同无效,而不是动辄寻求警权介入。警权依赖,会维持甚至加剧市场主体的惰性、低效和无能
科学的问题,还是要由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通过立法去保护一种医学的特殊地位或者用司法手段去解决医学上的认识分歧,肯定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双方的说辞大体勾勒出了两人关系的轮廓,但论断罪与非罪,还需要警方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包括大量收集两人生活交往的细节和蛛丝马迹
那句“假的假的”,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它如同利剑划破长空,割开了弄虚作假者编织的彩虹
国家的强大无需体育和奖牌去证明,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坚韧不拔、公平竞争、勇于比拼的运动精神和国民风貌
规则是竞技体育的生命。离开了规则,竞技体育将寸步难行
追诉时效问题还有兜底条款。就算案件过了追诉时效,仍可以通过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方式进行追诉,所以真的不用担心追诉时效问题
这起南京杀人案,警方当年就已经立案侦查,是不存在追诉时效的。只要真凶未归,警方就应持续追查。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寻找真相和伸张正义都是有价值的
保护并善待好医护人员,既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担当,又是整个抗疫形势的需要
李洪元现在真正要紧的事,不是等待华为道歉或者“跟任总谈谈”,而是像华为声明所说的那样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法律是一套人为建构的秩序,但法律的根基不应脱离普罗大众的生活日常
通过在个案中坚持程序和证据规则,权力的恣意才能被有效排除,更大范围的个人自由和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减少乃至根绝赴京信访,当然可以成为地方政府追求的施政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应当通过法治化的手段来实现,应当通过切实解决访民的合理诉求来实现
盘龙分局以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意味着警方认为李心草的死存在外部因素,与他人存在法律上的因果联系
期待这起案件能激活监护权撤销、变更制度,让不合格的监护人远离,让适宜的监护人呵护孩子成长
口供依赖,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司法改革的最大绊脚石之一,打破口供依赖,必须要有制度倒逼
法律植根于生活,法律解释不能过分脱离生活常理,警方执法不能背离一般人的行为预期,在这方面不是没有相应的教训
昆明警方对李心草案正式立案侦查,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和转折
质疑并不会削弱警方的权威。因为,经过充分质疑后仍能成立的事实比不允许质疑而宣称的事实更能获得公众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