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其基本要求就是公平、公正、公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就要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09月07日 14:44
中国股市十年变化
回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过去十年,资本市场各行业呈现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市场“新陈代谢”机制是否完全建立?境外资金流入渠道及投资风格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年08月08日 14:52
“股权财政”能否替代“土地财政”
股权财政应是新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参与及调节经济的新方式,也是未来城投公司转型的方向之一,但其规模目前还难以对地方财力形成较好支撑和满足地方公益性项目支出
2023年08月04日 16:21
如何推动“能消费、敢消费、易消费”
要建设一整套科学、完善、透明的“长效机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居民能消费、敢消费和易消费的堵点痛点,才能真正转入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3年08月02日 13:45
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政策着力点
保证疫情防控的稳定仍为首要目标,在目前货币与财政政策总量性工具发力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下半年的政策重点应以结构性政策工具和存量资产运行效率的提升为主
2022年07月14日 11:04
设计资本“红绿灯”应避免产生“结构性套利机会”
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实际上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存在一个让资本有序流动和扩张的法律和市场机制;二是是否存在一整套能“公平、公正、公开”有效规范或监管资本背后各种权力和人的制度和规则体系
2022年07月05日 15:41
疫情阴霾下,重点关注的三大经济问题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在多地反复暴发,使得企业、居民对于生产生活难以形成预期,当下如何协调好疫情防控与经济、民生之间平衡是政策制定能否有效提振经济的核心问题
2022年05月24日 10:30
中概股为何仍热衷赴美上市,未来怎样走出困境
美股市场对于需要上市融资的中国背景的企业来说确有一定优势,特别是中小创新型企业。对于之前基本面良好的中概股而言,影响市场投资决策的不确定因素正逐步消退,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恐慌情绪造成的中概股估值压制或将得到逐步修复
2022年05月13日 16:27
发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场价值,北交所可以做什么
应当在准入环节加强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把关和筛选,建立上市后的配套机制,并提前于其他交易所,论证和实施严格的退市机制,通过信息披露、兼并重组、主动或强制退市等手段实现优胜劣汰的健康市场生态
2022年03月07日 15:58
行稳致远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新格局
建设好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只要我们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结合中国国情持续完善改进,保持战略定力,凝神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一定越办越好、越走越远
2021年10月09日 15:40
对瑞幸式财务造假“零容忍”,我们还缺什么
除了证券代表人诉讼这种大的制度建设外,还要坚持“倒查责任”,强化个人追责,鼓励内部人吹哨;允许和鼓励“啄木鸟”式的负面研报;努力让财务数据更全面、更可靠、更准确、更及时、更可读
2020年06月23日 10:58
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就是尽可能理顺一系列相关的体制机制供给,发挥市场价格的调节功能,通过制度革新减少权力寻租和套利空间,真正实现价格双轨制向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并轨
2020年04月14日 10:36
疫情下资本市场如何支撑实体经济
应对本次疫情危机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扰动所带来的经济停滞风险,金融市场的精准支持和股权、债权融资工具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比一般意义上货币信贷或减税降费的总量性措施要显得更有优势
2020年04月01日 15:52
全球疫情蔓延下的市场形势与对策
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主要源于市场对于疫情未来发展以及潜在经济冲击的悲观情绪蔓延,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经济政策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中国在应对本次全球疫情冲击的过程中,既要运用传统的货币、财政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更要寓稳增长于促改革,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2020年03月13日 18:48
美联储紧急大幅降息,中国如何选择经济政策
务必充分认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受冲击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信贷投放不足还是疫情对生产生活秩序的扰动,粗放增长和政策刺激不应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选项
2020年03月05日 15:34
刘锋:复工复产如何精准施策
每一个冰冷的GDP放缓点位背后都对应着居民就业和收入的损失,对于服务行业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而言,影响尤为显著
2020年02月18日 14:32
防疫情要立足底线思维,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本周是疫情发展的关键期,能否在2月底前通过有效防控促使疫情拐点出现而不反弹,成为预测本次疫情经济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在2月内扭转疫情的扩散势头,则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的主要精力应该全力转向狠抓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上来
2020年02月10日 16:25
如何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有较大概率是整个事件会持续到第二季度,而一季度经济运行将受到疫情进展的显著影响,全年角度预计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估计2020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5.5%左右
2020年02月01日 11:04
《证券法》修订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本次证券法修订有效健全了中国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供给,为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夯实了一项重要的法制基石,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制度设计和实施细则
2020年01月02日 13:47
如何以“六稳”牵引高质量发展
如何更好地实现在中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9年12月13日 08:59
加载更多
刘锋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曾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委员,智库副主任委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宏观智库联盟成员;瑞士信托咨询合伙人,现代国际金融理财标准(上海)有限公司创始董事长,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中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银河证券、齐鲁银行、东方基金管理公司、首创金服独立董事;加拿大中国金融协会副会长。
专栏最新文章
基金新规:冬天里的一把火
拼多多的胜利?
财政紧缩主导货币宽松:2024美联储货币政策前瞻
金价大涨,定价因子“失灵”了吗
“先立后破”重在“慎破”
家族办公室国际化,不能靠“牌照齐全”装点门面
巴西股票和油价:进入快车道?
米莱的货币美元化:立木不要赏金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
中国股市十年变化
“股权财政”能否替代“土地财政”
如何推动“能消费、敢消费、易消费”
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政策着力点
编辑推荐
视线|北京迎今冬首场明显降雪
显影|告别鄂温克“森林女王”
世界
|
COP28第三版案文草案公布
健康
|
长护险尽快结束试点,分两阶段推向全国
财新周刊
|
李小加答惑“滴灌通”
社论
|
预期管理何以有效
封面报道
|
一个经开区书记的30亿元贪腐路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