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很多人说“中小/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难题”。实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小微企业贷款总量世界第一,各项指标也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住房总量并不过剩,人均居住面积有一定提高空间,但也不是很大。而且中国的房价以市值、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看来,在世界上都属于较高水平。房价高不能主要从需求端抑制需求,更需要从供给端增加供给。房价高与地价高有关,还是需要提高城镇居住用地供应
围绕大学生互联网信用消费贷款的讨论,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倡导、培养年轻人什么样的消费观、消费信贷文化
面对任何问题,需要基于理性去分析,而不是卷入非理性和反智主义的狂欢。我们已从美国看到这种反建制、非理性、反智主义在各领域的后果,中国需要警惕这种思潮
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但不会改变中长期经济走势,事件过后会有恢复性增长
限制催收手段和允许个人破产,本质上都是对债务人权利的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当然应该保护,但能够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是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的表现
为什么沃尔克被称为“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他哪里比其他人伟大?大概是能像他那样顶住压力不放水宽松的中央银行家非常稀缺
虽然加强环保治理和提高养殖规模化程度都是正确的方向,但要做好政策统筹,避免一个时期禁养、一个时期又鼓励养殖的政策变化导致加大价格波动和资源浪费
近年来美国小微企业融资基本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可以说合理贷款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尊重银行市场化经营原则基础上鼓励、引导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美国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中没有出现不良贷款对信贷人员做“责任追究” 的说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随着全球的金融深化,经济日益金融化,社会越来越商业化,经管类专业持续热度不减,但可能处于过热状态,有“泡沫”,对社会发展并非是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上市和非上市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并不确定,存在一些行业性的规律,更和具体企业有关。中国的非上市公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成熟成长
和德国相比,似乎中国过于强调金融。德国的企业更多依靠内源积累而非外部融资,使德国的企业经营更稳健,更不浮躁,更有“工匠精神”
“小微企业融资是世界难题”被重复得似乎成了公理,但可能拿部分的事实当全部了
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从2015年起已低于GDP增速,更面临诸多挑战
高铁社会效益巨大,但造价昂贵,不能仅从消费者视角看其好处,而要分析投入产出,包括直接投入产出,和给社会带来的成本收益
央行不满财政政策不是个例,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对财政政策批评得也很直接。总体看来,财政部不仅负责财政政策,在金融稳定方面也负有重要职责。金融和财政本来就紧密交织,需要财政部和央行、金融监管部门有更好的协调
我国在房地产调控方面需要学习德国经验,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是其行业特点所决定的,支柱产业不等于是需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雄安建设需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体制机制汇聚人才和资金
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需要各类市场主体有预算硬约束、有理性的判断力。政府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