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此前在布鲁塞尔的互联网公司Attentio和金融分析公司Vadis从事过咨询和数据分析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目前为某大型金融机构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北京大学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的研究方向:征信、信用风险管理、数据挖掘和金融大数据。
征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西方商业社会的舶来品,英文翻译为Credit Reporting,自诞生之初就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信用度(Creditworthiness)是对信用进行专业理解的入口,是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也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开发征信产品的关键概念
信用并非是“一个人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全球不同的国家,虽然文化和经济发展概念略有不同,但是有着大体一致的概念和相对清晰的边界
个人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所关注。对这样一个数字经济时代下,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需要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而且需要探索多个未来方向
征信立法是一国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征信法律体系既能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又能培育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征信体系安全、高效和持续发展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对于风险分析研发的加强,金融关联图谱成为金融分析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既可以作为监管科技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利器
虽然疫情还在持续,但美国房贷市场看起来还不错
韩国本次立法修订针对关键问题,数据保护与促进创新发展并举,一方面加强信息安全和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另外一方面降低征信新业务进入的壁垒
建议在疫情期间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免费信用报告查询,帮助其及时了解自身金融状况,防范风险,防止身份盗窃问题的发生
区块链给未来征信体系带来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区块链与征信的落地应用会从行业“边缘”崛起,避开与巨头、权力的直接冲突
区块链以一种真正“第三方”公立的视角,解决数据共享问题的同时,可以解决数据确权问题。其使用的加密模型,还能够有效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这些都是在征信领域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作为信息中介的征信系统,发挥着市场经济基础设施的作用,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的场景下面临种种挑战
如何面对征信系统中因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例如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而错过或延迟信贷偿还的问题,是否应该将这些未还款和延迟还款信息报送给征信机构?如果将这些由疫情导致的信贷拖欠信息报送给(或者不报送)征信机构,如何来对应后续处理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信用风险评分?
可能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的信用管理相关行业发展远低于预期,无论是征信体系还是商业信用服务都发展不够顺利,各有各的问题
国内消费金融发展迅猛,数字经济时代又提供了更多数据和分析技术,如何建立面向未来新金融的信用评分,对于未来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引起全球金融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机其实是信用危机,是信用被商品化后,部分人的信用价值被蓄意抬高并滥用,信用产品生产过剩
美国硅谷的金融科技公司Nav创新的征信服务商业模式可以反映目前互联网经济下企业征信服务的新动态,值得国内金融科技和征信行业参考和借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18年6月推出了《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进步的标志,还是侵犯隐私的隐患》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并抛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欧盟对GDPR的执行力度非常严,中国企业会‘中枪’99%的条款。”对以消费者数据应用为主要业务的国内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更不可能成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