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汪丁丁:中国改革过程的逻辑

2016年01月15日 13:29 来源于 财新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谋求自利的人为了提高效率在一定道德共识下进行交换,这一力量在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三个基本初始条件的限制下渐进展开,一直到与这个社会的传统力量发生严重冲突为止
汪丁丁
财新传媒学术顾问,财新网“丁丁随笔”专栏作家,《新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返聘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席。著有《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经济的限度》《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行为经济学要义》等作品。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香港《信报月刊》1995年10月。在20年前的这篇旧作中,作者概括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分析了中国改革的逻辑,并预测了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社会经济前景。这些分析与判断,今天看来仍有重要价值。财新网旧文重温,以飨读者。

———————————————————————

  一、引言

  香港经济与中国经济改革息息相关。惟其如此,各色各样的“小道消息”才会首先登陆香港。然而做生意,尤其是大生意,怎能仅靠“小道消息”呢?一则邓小平健康的消息也许可以让你在股市上小赚一笔,但不会使你的生意有长足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金融分析家们所谓的“本质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而不仅仅是“技术分析”。因此当你在考虑“移居海外”,“死守香港”,或者“进军大陆”这类人生决策时,了解一下中国改革进程的内在逻辑是很有帮助的。所谓“内在逻辑”或简称“逻辑”,是从黑格尔语汇中借到中国大陆来的,意思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这个规律不是党的总书记或其他什么权重一时的人物可以左右的。尽管历史归根结底是人创造的,但历史有它内在的逻辑。希望这一通“开场白”不会让你觉得“无聊”,或觉得我是一个“历史决定论者”。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柘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