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普惠金融十年,为何影响依然“小众”

2016年09月23日 17:3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传统金融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建立信用的机会,但大数据风控与普惠金融相结合有望破解草根群体没有征信纪录的困局,并降低风控成本
叶大清
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融360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学硕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在读。18年金融与互联网从业经验,曾服务PayPal、美国运通、AOL,Capital One,被《创业家》评选为“2015年度十大创业家”。

  【财新网】(专栏作家 叶大清)在中国政府本年度最重要的外交活动杭州G20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成为峰会聚焦的两大议题。从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再到G20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背后的涵义有什么不同?用数字技术能不能破解普惠金融的难题?

  普惠金融十年 影响依然“小众”

  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的概念,但现代意义上的普惠金融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巴西等国家出现的小额贷款,借助于熟人之间的信任实行小组贷款模式,小组成员之间有连带还款责任。这种模式尽管帮助了近千万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小额信贷之父、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发展至今影响依然“小众”。格莱珉银行40年来累计放款165亿美元,不过是一个中型商业银行的规模。尤努斯教授几十年来呕心沥血到世界各地推广孟加拉的成功经验,但鲜有成功的案例,在中国22年的试验几乎全以失败告终。并且格莱珉模式也未能真正做到普惠,借款人的承担的利息在18%以上。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