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黄益平:经济面临民企悖论 如何消除民企歧视

2018年09月25日 15:56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民企悖论”:一方面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却越来越困难。是政策出现了方向性的逆转?还是现行的政策框架已经无法保障民企继续担纲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 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特公共政策学院Rio Tinto中国经济讲座教授,为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General Mills经济与金融国际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主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Serica投资基金董事、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和巴克莱董事总经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益平)一、民营企业发展是中国40年改革成功的核心体现

  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通常有关于民营企业的“五六七八九”的说法,即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1978年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今天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远远不止半壁江山。40年改革最关键的变化是从中央计划体制走向市场经济,核心的机制是两条,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机制变成市场机制,二是激励机制由平均主义的“一大二公”变成努力与回报直接挂钩。而民营企业正是市场化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反映。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