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资中筠回忆录摘录(12)|从亚洲团结到亚非团结

2020年08月28日 10:4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支援亚、非、拉的反帝斗争,后来发展为把“农村包围城市”运用于世界革命——亚非拉第三世界相当于农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城市
资中筠
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除有关国际政治和美国研究的专业著述外,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财新网】(专栏作家 资中筠)

亚洲团结运动

  新德里亚洲国家会议

  1955年 4月 6-10日“亚洲国家会议”在新德里举行,会上决定成立“亚洲团结委员会”,是为亚洲团结运动之始。

  到那时为止,中苏关系、中印关系都是最好的时候。印度的对外政策是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和独立。这一政策得到中、苏的支持,认为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其逻辑是:印度本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它的“中立”就是从帝国主义阵营中立出来,而且印度领导人有较强的民族独立意识,这些因素都可以作为反帝的同盟军,或者至少是“与国”(这个词来源于《春秋》,是周恩来提出的,以别于“盟国”)。具体背景是,前一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就西藏问题达成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印共同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以后发展为中国对外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到1972年还写入了中美《上海公报》。“五项原则”的印地文读音为“潘查希拉”,变成一个专门名词,在亚洲团结运动中常用这个词,也有尊重印度的共同发明权之意。所以,亚洲团结组织的成立会议就在印度举行。另外,这次民间会议又在历史性的政府间的万隆亚非会议(4月18-23日)前夕举行,二者不可能没有联系。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