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集装箱、运费及对出口的影响:出口韧性能否持续?

2021年10月15日 11:59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中国出口将从高增速回归常态,但这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下滑,原因是全球经济向常态回归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未来随着长协运价的提升,一些按照长协运价运输的低货值商品的成本或迅速提升。这些商品的运价在货值中占比较高,可能进一步推升海外终端商品价格水平。图为江苏苏州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图/视觉中国
罗志恒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注册会计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博士。先后就职于建信基金、国泰君安证券、恒大研究院,恒大研究院原助理院长。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三名(团队),著有《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任泽平、罗志恒 著)。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财新网】(专栏作家 罗志恒)疫情暴发以来的中国出口异常强势,满足了国际需求,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新发展格局构建,出口企业、运输企业、就业者、政府以及海外客户纷纷受益。供应商的生产、需求方的订单是分析进出口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中间的物流环节包括集装箱、港口、造船、航运等在疫情期间却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度影响运费、出口节奏甚至决定了能否实现出口。集装箱回流减少,引发了“一箱难求”“天价舱位”现象,成为出口企业的难题。虽然集装箱供不应求,但造箱、造船、航运、港口业等市场参与者并非迅速迎风而上,而是基于风险收益以及订单可持续性等角度做出不同反应,造船和造箱业顾虑产能风险而在扩产上表现迟疑,而港口在疫情之下作业量减少。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